项目数量-463
中药熏蒸剂空间抑菌评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3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空间抑菌率:评估中药熏蒸剂在目标空间内对微生物的总体抑制比例,检测参数为依据GB/T 27952-2011计算抑菌率,结果以百分比表示,精度±1%。
熏蒸后不同时间点抑菌率:测定熏蒸结束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的空间微生物抑制率,时间点误差±5分钟,抑菌率精度±1%。
不同空间位置抑菌率:检测空间内中心区域、角落区域、高度1.5米处、地面以上0.5米处的抑菌率,位置偏差±10厘米,抑菌率精度±1%。
对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大肠杆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等常见致病菌的抑制率,菌株纯度≥99%,抑菌率精度±1%。
对真菌抑菌效果:测定对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黑曲霉(ATCC 16404)、青霉(ATCC 9478)等真菌的抑制率,真菌计数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精度±1 CFU/皿。
最小有效熏蒸浓度:确定能达到≥90%抑菌率的最低熏蒸剂使用浓度,浓度梯度设置为0.1g/m³、0.2g/m³、0.5g/m³、1.0g/m³、2.0g/m³,浓度误差±0.01g/m³。
熏蒸时间与抑菌率相关性:研究熏蒸时间(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与抑菌率的关系,时间误差±2分钟,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R²≥0.9。
空间微生物残留量:检测熏蒸后空间内残留的活微生物数量,采用撞击法采样,采样流量30L/min,采样时间10分钟,菌落计数精度±1 CFU/皿。
熏蒸剂挥发性对抑菌的影响:测定熏蒸剂在空间内的挥发速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温度25℃±1℃,挥发速率单位为mg/m³·min,精度±0.01mg/m³·min。
交叉污染抑制效果:评估熏蒸剂对空间内交叉污染微生物(如由人员流动带入的微生物)的抑制能力,交叉污染微生物浓度设置为10³ CFU/m³,抑制率精度±1%。
检测范围
医疗机构诊疗空间:包括医院门诊室、病房、手术室等,评估中药熏蒸剂对医疗环境中致病菌的抑制效果。
养老机构居住空间:针对养老院、福利院的老人居住房间,检测熏蒸剂对老年人常见感染微生物的抑制能力。
食品生产车间:如糕点厂、肉制品厂的生产区域,评估熏蒸剂对食品相关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抑菌作用。
药品包装车间:用于药品包装的洁净车间,检测熏蒸剂对药品污染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符合GMP要求。
化妆品生产场所:包括化妆品原料车间、灌装车间,评估熏蒸剂对化妆品腐败微生物(如霉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
公共场所:如商场、酒店、电影院的公共区域,检测熏蒸剂对人流密集区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家庭居住环境:普通家庭的客厅、卧室、厨房等空间,评估熏蒸剂对家庭常见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交通工具内部空间:如地铁车厢、飞机客舱、出租车内部,检测熏蒸剂对封闭交通工具内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学校教室与宿舍: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等集体生活空间,评估熏蒸剂对学生常见感染微生物(如流感病毒载体微生物)的抑制能力。
实验室无菌环境:如微生物实验室、细胞培养室的无菌空间,检测熏蒸剂对实验室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检测标准
GB/T 27952-2011 《消毒技术规范 第2部分: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方法》:用于计算空间抑菌率。
ISO 14698-1:2003 《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 生物污染控制 第1部分:一般要求》:指导空间微生物采样与检测。
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医疗机构空间消毒效果的评价指标。
ASTM E1153-2019 《静态空气消毒器杀菌效果标准试验方法》:用于评估熏蒸剂的空间抑菌效果。
GB/T 38502-2020 《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检验方法》:提供真菌抑菌效果的检测方法。
ISO 8859-7:2001 《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指导食品生产车间相关微生物的检测。
GB 50073-201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规定药品包装车间等洁净空间的消毒要求。
ASTM D6329-2019 《室内空气消毒产品杀菌效果标准试验方法》: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的空间抑菌检测。
GB/T 21709.3-2008 《医疗器械 微生物学试验 第3部分:厌氧菌计数》:指导厌氧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检测。
ISO 22196:2011 《塑料和其他非多孔表面抗菌活性的测定》:补充评估熏蒸剂对表面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检测仪器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用于采集空间中的微生物样品,采用撞击法或沉降法,采样流量范围10~100L/min,采样效率≥95%。
智能微生物培养箱:用于培养采集到的微生物样品,温度控制范围20~45℃,精度±0.5℃,湿度控制范围40%~80%RH。
菌落计数器:用于计数培养后的微生物菌落数量,采用自动计数方式,计数误差±1 CFU,支持数据存储与导出。
气相色谱仪:用于分析中药熏蒸剂的挥发性成分,检测限≤0.1mg/m³,分离度≥1.5。
激光粒子计数器:用于监测熏蒸后空间内的颗粒物浓度,间接反映微生物载体的分布,计数效率≥98%,粒径范围0.3~10μm。
恒温恒湿箱:用于模拟不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下的熏蒸效果,温度范围10~50℃,湿度范围30%~90%RH,波动度±1℃/±2%RH。
生物安全柜:用于处理微生物样品,防止交叉污染,符合NSF/ANSI 49标准,气流速度0.38~0.51m/s。
高效液相色谱仪:用于分析熏蒸剂中的有效抑菌成分,检测限≤0.01μg/mL,线性范围≥10³。
数字温湿度计:用于监测熏蒸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与湿度,温度精度±0.2℃,湿度精度±2%RH,响应时间≤10秒。
微生物鉴定系统:用于识别培养后的微生物种类,支持细菌、真菌的快速鉴定,鉴定准确率≥95%。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生物被膜代谢活性检测
下一篇: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