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褐变UCP1检测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6  

脂肪褐变UCP1检测主要针对解偶联蛋白1(UCP1)在脂肪代谢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检测涵盖蛋白质表达分析、线粒体活性测定及能量代谢参数评估,重点关注热生成效率、脂肪酸氧化速率等核心指标。检测方法包含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氧消耗率测定等技术。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UCP1蛋白表达量测定:采用WesternBlot技术定量分析,检测参数包括抗体特异性验证(效价1:1000)、灰度值分析(ImageJ软件)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应用JC-1荧光探针法,参数包含红/绿荧光强度比(激发波长514nm)、电位变化速率(ΔΨm/min)

脂肪酸氧化率测定: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检测14C-棕榈酸转化为CO₂的转化率(精度0.5nmol/g/h)

产热能力评估:使用间接热量测定系统,参数包括耗氧量(VO₂)、二氧化碳排出量(VCO₂)及呼吸交换率(RER)

基因表达分析:RT-qPCR检测Ucp1mRNA水平,内参基因选用β-actin,扩增效率控制在90-110%

线粒体DNA拷贝数:SYBRGreen实时定量检测mtDNA/核DNA比值,引物退火温度设定58℃

细胞能量代谢分析:Seahorse技术测定基础耗氧率(OCR)和最大呼吸能力,数据采集间隔3分钟

脂滴形态学观察:尼罗红染色结合共聚焦显微镜,参数包括脂滴平均直径(0.5-10μm)、分布密度(个/100μm)

游离脂肪酸浓度:比色法检测血清FFA含量,线性范围0.1-2.0mmol/L

甘油三酯水解率:荧光底物法测定脂肪酶活性,温度控制370.2℃

检测范围

白色脂肪组织样本:腹部皮下脂肪、内脏脂肪等哺乳动物脂肪活检组织

棕色脂肪细胞模型:原代培养细胞、3T3-L1诱导分化体系

基因编辑动物模型:UCP1敲除/过表达小鼠的脂肪组织样本

体外分化脂肪细胞:人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体系

冷暴露实验样本:4℃环境暴露72小时动物脂肪组织

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处理样本:CL316243药物干预模型

代谢疾病模型:II型糖尿病小鼠脂肪组织标本

能量代谢研究:运动干预前后脂肪组织对比样本

产热功能评估:不同温度适应期动物脂肪样本

药物筛选模型:小分子化合物处理的脂肪细胞系

检测标准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在检测流程中的应用

ISO/IEC17025:2017实验室能力验证规范

GB/T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

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ASTME2935-13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方法

CLSIEP05-A3精密度验证方案

OECETG456体外细胞毒性测试指南

ICHQ2(R1)分析方法验证技术要求

USP通则中生物样品处理规范

AOAC999.03脂肪酸氧化测定标准方法

检测仪器

多功能酶标仪:波长范围200-1000nm,支持荧光、化学发光检测模式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具备熔解曲线分析功能,温控精度0.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配备405/488/561/640nm四激光通道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C18反相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波长范围190-900nm

超速离心机:最大转速150000g,温度控制范围4-40℃

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同步检测耗氧率(OCR)和细胞外酸化率(ECAR)

红外热成像系统:温度分辨率0.03℃,空间分辨率640480像素

流式细胞仪:配置488nm和640nm双激光系统

微量呼吸测量系统:氧电极灵敏度0.1nmolO₂/mL

全自动蛋白印迹系统:完成转膜、封闭、显色全流程自动化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