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碳杂质光谱分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碳杂质定性分析:通过光谱特征峰识别碳杂质的化学结构(如无定形碳、石墨碳、金刚石碳等),检测波长范围532nm~1064nm
碳杂质定量分析:基于特征峰强度与浓度的校准曲线,测定碳杂质的质量分数,测量精度0.01%
碳纳米管含量检测:分析材料中碳纳米管的含量,采用拉曼光谱G峰(~1580cm⁻)与D峰(~1350cm⁻)的强度比,线性范围0.1%~50%
无定形碳含量测定:通过红外光谱在1500cm⁻~1700cm⁻的吸收峰面积,计算无定形碳的质量分数,检测下限0.05%
石墨化程度分析:利用拉曼光谱的G峰与2D峰强度比(G/2D)评估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比值范围0.5~2.0对应不同石墨化等级
碳杂质分布表征:通过显微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分析碳杂质在材料中的空间分布,空间分辨率≤1μm
碳纤维表面碳涂层厚度测量:采用红外光谱的衰减全反射(ATR)模式,测量碳纤维表面碳涂层的厚度,分辨率0.1μm
碳杂质化学态分析: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光谱分峰技术,确定碳杂质的化学态(如C-C、C-O、C=O等),检测灵敏度≤0.1at%
纳米碳颗粒尺寸分析:通过拉曼光谱的峰宽(FWHM)计算纳米碳颗粒的尺寸,适用范围1nm~100nm,误差5%
碳杂质热稳定性评估:结合热重分析(TGA)与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分析碳杂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行为,温度范围室温~1500℃
碳黑分散性评价:采用拉曼光谱mapping技术分析碳黑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均匀性,统计分散粒径变异系数≤10%
焦炭结构分析:通过拉曼光谱D峰(缺陷峰)与G峰(石墨峰)的强度比(D/G)评估焦炭的结构有序性,比值范围0.8~2.5
检测范围
半导体材料:硅片、碳化硅(SiC)晶圆中的碳杂质检测,用于评估半导体器件的电性能
金属材料:钢铁、铝合金中的游离碳、渗碳层碳杂质分析,为金属材料的强度及耐腐蚀性能提供数据
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中的碳黑杂质含量测定,影响聚合物的导电性及抗老化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碳杂质分布分析,确保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一致性
电池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中的碳导电剂含量检测,优化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陶瓷材料:氧化铝、氮化硼陶瓷中的碳杂质定性分析,防止陶瓷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碳化反应
涂料与油墨:涂料中的碳纳米管分散性及含量测定,影响涂料的耐磨性及导电性
催化剂材料:负载型催化剂中的碳杂质含量分析,评估催化剂的活性及寿命
玻璃材料:光学玻璃中的碳杂质检测,避免碳杂质对玻璃透光率的影响
航空航天材料:钛合金、高温合金中的碳杂质分析,保障航空航天部件的高温性能
能源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封装材料中的碳杂质检测,防止碳杂质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电子元件:电容器、电阻器中的碳膜层杂质分析,确保电子元件的稳定性及寿命
检测标准
ASTME1852-19:拉曼光谱分析碳材料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10676:2017:红外光谱法测定高分子材料中碳黑含量的标准
GB/T3074.1-2017:石墨电极石墨化度测定方法(拉曼光谱法)
ASTMD7974-14: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生物柴油中碳杂质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21687:2007:陶瓷材料中碳杂质的测定(燃烧-红外吸收法)
GB/T223.86-2009:钢铁及合金中碳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ASTMC1617-15:碳-碳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热重分析)
ISO14835:2007:高分子材料中碳纳米管含量的测定(拉曼光谱法)
GB/T17664-2018:炭黑原料油中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燃烧法)
ASTMD6350-1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液体燃料中碳杂质的标准试验方法
检测仪器
拉曼光谱仪:采用532nm、785nm激光光源,用于碳杂质的定性分析及化学结构表征,光谱分辨率≤1cm⁻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配备衰减全反射(ATR)附件,用于高分子材料中碳杂质的定量分析,波数范围400cm⁻~4000cm⁻
热重-红外联用仪(TGA-FTIR):将热重分析与红外光谱相结合,用于碳杂质的热稳定性评估及分解产物分析,温度精度1℃
显微拉曼光谱仪:具备共聚焦成像功能,用于碳杂质在材料中的空间分布表征,空间分辨率≤1μm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采用单色化AlKα射线源,用于碳杂质的化学态分析,检测灵敏度≤0.1at%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用于液体燃料中碳杂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检出限≤0.1mg/L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仪:用于金属材料中碳含量的测定,燃烧温度≥1800℃,测量范围0.001%~10%
激光共聚焦拉曼显微镜:结合激光扫描与拉曼光谱技术,用于碳杂质的微区分析,横向分辨率≤0.5μm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用于碳杂质在紫外-可见区域的吸收特性分析,波长范围190nm~1100nm
原子力显微镜-拉曼联用系统(AFM-Raman):同步分析碳杂质的表面形貌与化学结构,形貌分辨率≤0.1n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元素扩散深度测试检测
下一篇:热循环稳定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