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系统绝热性能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热阻(R值):表征材料层阻碍热传导能力,单位m²·K/W,测试温度范围-20℃~50℃,精度±5%。
传热系数(U值):单位面积传热量,单位W/(m²·K),采用防护热板法测试,温度梯度控制在±1℃。
热桥部位线性传热系数:计算结构缺陷处单位长度传热量,单位W/(m·K),采用红外热成像定位结合数值模拟。
蓄热系数:材料储存热能能力,单位W/(m²·K),通过周期性温度变化测定热响应时间。
蒸汽渗透阻:阻止水蒸气扩散能力,单位m²·h·Pa/g,采用湿度敏感元件监测透湿量。
辐射换热系数:表面间辐射传热比例,单位W/(m²·K),在280nm~2500nm波段内测量发射率。
接触热阻:界面材料接触面热损失,单位m²·K/W,施加100kPa~500kPa压力测试界面稳定性。
动态热响应时间:材料温度随环境变化速率,单位min/℃,采用阶跃温度变化法测定。
相变材料储热能力:相变过程吸放热量,单位kJ/kg,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相变焓值。
透明材料太阳能总透射比:300nm~2500nm光谱范围内能量透过率,使用分光光度计配合积分球。
检测范围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包含岩棉板、真空绝热板、发泡聚氨酯等复合构造。
工业管道保冷结构:测定LNG管道、制冷剂管道多层绝热系统效能。
冷藏库围护结构:包括聚氨酯夹芯板、气凝胶毡等低温隔热体系。
光伏组件背板散热:评估光伏电池板散热层的热辐射与对流特性。
高铁车体隔热层:测试铝合金车体与聚氨酯泡沫复合结构的隔热效能。
船舶舱壁隔热材料:测定船用玻璃棉、陶瓷纤维等材料的湿热环境适应性。
数据中心液冷系统:评估冷水机组与IT设备间循环管路的隔热性能。
航空发动机隔热罩:测试高温复合材料隔热层的辐射热阻与热震稳定性。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定电池模组间气凝胶隔热材料的过充保护效能。
医用低温储存设备:评估液氮罐真空夹层绝热性能衰减速率。
检测标准
ISO6946:2017建筑构件稳态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ASTMC518-2019使用热流计法测定稳态热阻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13475-2008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EN12667:2001建筑材料热阻和传热系数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ISO10211:2017建筑围护结构冷桥的线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ASTME136-2019建筑材料热稳定性的标准测试方法。
GB/T31349-2014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ISO8301:1991建筑材料热阻和传热系数的测定热流计法。
ASTMD5862-17太阳能反射材料半球发射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GB/T25261-2018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
检测仪器
防护热箱系统:内置恒温环境舱与计量热箱,温度控制精度±0.1℃,适用面积0.5m²~3m²试件。
热流计阵列:采用温差电堆传感器,测量范围-2000μV~2000μV,空间分辨率10cm×10cm。
红外热像仪:工作波段3μm~5μm,热灵敏度≤0.03℃,可识别0.1℃温差引起的热桥效应。
真空绝热测试装置:真空度控制范围1Pa~100kPa,配备电容式厚度传感器监测绝热层收缩变形。
相变材料测试系统:高精度差示扫描量热仪,温度范围-196℃~500℃,焓值测量精度±1.5%。
动态热响应测试仪:多通道温度采集系统,采样频率1Hz~1kHz,支持-100℃~300℃极端温度测试。
气凝胶隔热性能分析仪:整合激光闪射法与红外热像仪,热扩散系数测量范围1mm²/s~1000mm²/s。
蒸汽渗透测试舱:可控湿度环境舱,相对湿度控制范围10%~98%,温度稳定性±0.5℃。
透明材料光学性能测试台:配备氙灯光源与单色仪,光谱范围250nm~2500nm,透射率测量精度±0.5%。
接触热阻测量系统:微力加载装置压力范围0.1N~500N,结合瞬态平面热源法测定界面热阻。
蓄热材料热响应测试装置:程控温控仪实现±0.05℃精度,配备压电晶体传感器监测体积变化。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密封材料硬度变化检测
下一篇:多组分流体分离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