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多组分流体分离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分离效率:衡量混合物料中各组分有效分离的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理论塔板数(N≥10000)、有效理论塔板数(N有效≥5000)。
保留时间:组分从进样到出现色谱峰最大值的时间,检测参数涉及死时间(t0≤2min)、调整保留时间(tR'=tR-t0≥1min)。
峰宽:色谱峰宽度的量化指标,检测参数包括半高峰宽(W1/2≤0.1min)、基线峰宽(Wb≤0.15min)。
选择性因子:两组分保留特性差异的比值,检测参数为α=tR2'/tR1'(α≥1.1)。
分离度:综合反映相邻组分分离效果的指标,检测参数为R=2(tR2-tR1)/(W1+W2)(R≥1.5)。
压力降:流动相通过分离系统产生的压力损失,检测参数为ΔP≤0.5MPa(柱长150mm时)。
流量稳定性:流动相流速的波动程度,检测参数为RSD≤0.5%(流速范围0.1-5.0mL/min)。
温度波动:分离柱箱或检测器温度的稳定性,检测参数为ΔT≤±0.1℃(设定温度50-250℃)。
溶剂消耗率:单位时间内流动相的消耗量,检测参数为≤200mL/h(流速1.0mL/min时)。
组分回收率:目标组分在分离过程中的回收效率,检测参数为≥95%(浓度范围0.1-100μg/mL)。
检测范围
石油化工馏分:原油常压蒸馏产物,含C5-C40烃类混合物,需检测轻质油与重质油分离效能。
化工反应产物: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溶液,含单体、低聚物及溶剂,需评估目标聚合物与杂质分离度。
制药药物溶液:合成药中间体溶液,含主成分与残留溶剂,需验证主成分纯度及溶剂残留分离效果。
食品工业乳液:含脂类、水及添加剂的乳状液,需检测脂肪球与水相分离的稳定性及均匀性。
环境监测废水:工业废水混合液,含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及悬浮物,需评估污染物与清水的过滤分离能力。
化妆品基质:膏霜类化妆品,含油脂、水相及表面活性剂,需检测各组分分散均匀性及分层控制效果。
生物工程培养液:细胞培养后的代谢产物混合液,含蛋白质、糖类及代谢废物,需验证目标蛋白与杂质分离效能。
燃料电池电解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酸/碱溶液,含催化剂颗粒及杂质离子,需检测离子与颗粒分离精度。
半导体工艺气体:硅烷、氨气等混合气体,含微量杂质气体,需评估高纯度气体中杂质的分离检测能力。
涂料油墨分散体:颜料与树脂的悬浮体系,含不同粒径颜料颗粒,需检测颜料分散均匀性及大颗粒去除效果。
检测标准
ASTMD2887-2019: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馏分的气液平衡数据,规范馏分分离度计算方法。
ASTMD3658-2021:气相色谱法中分离度的测定标准,规定峰宽、保留时间等参数的测量要求。
ISO1943:2016:液相色谱分离性能的评价方法,明确理论塔板数、分离度等关键指标的测试流程。
GB/T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测试方法,规定分离效率、流量稳定性等参数的检测标准。
GB/T4946-2008:气相色谱法术语,统一分离度、保留时间等核心概念的定义及测量要求。
ISO12185:2013:液相色谱检测器性能的测试方法,规范紫外-可见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响应参数检测。
ASTME1510-2018:气相色谱仪系统适用性测试的标准操作程序,要求通过分离度、理论塔板数验证系统性能。
GB/T16631-2008: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规定流动相、固定相选择及分离条件优化的检测原则。
ISO11353:2012:液相色谱用固定相的测试方法,明确固定相对分离度影响的检测指标及方法。
GB/T26792-2011:离子色谱法检测无机阴离子的标准,规定淋洗液、检测器参数对阴离子分离度的影响检测要求。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仪:基于气相色谱分离技术的分析仪器,通过色谱柱实现多组分流体分离,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或热导检测器(TCD),可完成保留时间、峰宽、分离度等参数的实时测量。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输液泵输送流动相的色谱仪器,适用于高沸点、大分子多组分流体分离,配置紫外-可见检测器(UV-Vis)或示差折光检测器(RID),可精确测定理论塔板数、选择性因子等参数。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分离仪器,兼具气相和液相色谱优势,通过调节温度、压力控制流体密度,适用于热不稳定、易分解多组分流体的高分离度检测。
毛细管电泳仪:基于电泳分离原理的仪器,利用电场驱动带电粒子在毛细管中迁移,配备紫外检测器或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可实现生物大分子、离子型组分的高效分离及分离度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复合仪器,通过色谱分离多组分流体,质谱提供组分结构信息,可同时完成分离度检测及组分定性定量分析,适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效能评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系统绝热性能测试检测
下一篇:振动传递特性分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