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池验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9  

全电池验证检测是针对电池产品性能、安全性及可靠性的系统性评估过程,覆盖电化学特性、机械强度、环境适应性及安全防护等核心维度。检测内容涵盖容量、循环寿命、内阻、温度特性、过充过放保护等关键指标,旨在为电池设计、生产及应用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容量测试:评估电池在规定条件下存储电荷的能力,是衡量电池能量密度的核心指标。检测参数包括额定容量(Ah)、充放电倍率(C-rate)、测试温度(25±2℃)、终止电压(如3.0V/4.2V)。

循环寿命测试:模拟电池充放电过程,评估其容量衰减速率及使用寿命。检测参数包括循环次数(≥1000次)、充放电制度(恒流恒压充电+恒流放电)、容量保持率(≥80%)、终止条件(容量≤初始值80%或内阻增加50%)。

内阻测试:测量电池内部欧姆电阻及极化电阻,反映电池充放电效率及发热水平。检测参数包括直流内阻(mΩ)、交流内阻(mΩ@1kHz)、测试电流(10s脉冲电流)、温度补偿系数(μΩ/℃)。

开路电压测试:在静置状态下测量电池正负极间电压,用于判断电池荷电状态及内部一致性。检测参数包括测量精度(±0.1mV)、静置时间(≥2小时)、温度范围(10~45℃)。

荷电保持能力测试:评估电池在开路状态下容量保持及恢复能力,反映自放电水平。检测参数包括存储时间(28天)、存储条件(25±2℃/60±5%RH)、容量恢复率(≥95%)、自放电率(≤0.5%/月)。

温度特性测试:研究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性能及容量衰减规律。检测参数包括测试温度点(-20℃、0℃、25℃、45℃、60℃)、温度偏差(±1℃)、容量保持率(各温度下≥标称容量80%)、充电效率(≥90%)。

过充保护测试:模拟过充场景,验证电池保护电路或内部机制的有效性。检测参数包括过充电流(1.5C~2C)、过充截止电压(≥1.5倍标称电压)、触发保护时间(≤5分钟)、电压回落至安全值时间(≤10分钟)。

过放保护测试:模拟过放场景,验证电池在深度放电时的保护能力。检测参数包括过放截止电压(标称电压的80%~85%)、过放电流(0.1C)、触发保护时间(≤10分钟)、恢复充电能力(保护后可通过0.2C电流激活)。

短路保护测试:模拟电池正负极直接短路,评估保护电路的响应速度及安全性。检测参数包括短路电流(≥10C)、短路电阻(≤0.1mΩ)、触发保护时间(≤20ms)、短路解除后电压恢复时间(≤30分钟)。

热失控风险测试:评估电池在滥用条件下(如高温、碰撞)发生热失控的概率及危害程度。检测参数包括触发温度(≥150℃)、热失控蔓延时间(≥1小时)、最大温升速率(≤10℃/s)、气体释放量(≤1L/min)。

内部结构完整性检测:通过无损手段检测电池极片、隔膜、外壳等结构的缺陷。检测参数包括X射线分辨率(≥5μm)、超声波检测灵敏度(≥0.1mm缺陷)、极片对齐度(±0.2mm)、隔膜穿刺检测阈值(≥0.01mm²孔洞)。

检测范围

动力锂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需满足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及高安全性要求,重点检测充放电性能、热管理能力及碰撞防护。

储能锂电池: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存储,需具备高倍率充放电、长日历寿命及宽温域适应性,重点检测循环寿命、温度特性及过充过放保护。

3C数码锂电池: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用电池,需兼顾轻薄化、高容量及快速充电能力,重点检测容量保持率、自放电率及短路保护。

电动工具锂电池:应用于电钻、切割机等工具,需支持高倍率放电(10C以上)及频繁充放电,重点检测脉冲放电性能、内阻及温度上升速率。

储能系统集成:指集装箱式或模块化储能装置,需验证系统级安全性及协同工作能力,重点检测整体热扩散风险、电气连接可靠性及BMS(电池管理系统)功能。

特种锂电池:用于航天航空、深海探测等极端环境,需满足高可靠性、轻量化及宽温域(-50℃~85℃)工作要求,重点检测真空环境下的气体析出、辐射耐受性及机械冲击强度。

软包锂电池:采用铝塑膜封装,具有高能量密度及良好的形变适应性,重点检测封装密封性(氦质谱检漏)、膨胀率(≤5%)及跌落冲击性能。

圆柱锂电池:经典圆柱型结构(如18650、21700),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及早期电动汽车,重点检测卷绕对齐度(±0.1mm)、极耳焊接强度(≥5N)及过充防爆阀开启压力(≥0.8MPa)。

方形锂电池:采用金属外壳封装,结构强度高,适用于高能量密度需求的场景,重点检测壳体耐腐蚀性盐雾试验≥500h)、内部空间利用率(≥85%)及模组装配精度(±0.5mm)。

固态锂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属于下一代电池技术,重点检测界面阻抗(≤100mΩ·cm²)、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10⁻³S/cm)及循环过程中的界面稳定性(厚度变化≤5%)。

检测标准

GB/T 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规定了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的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

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明确了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测试项目及技术要求。

ISO 12405-1:2011《电动车辆电池.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的锂电池组.测试程序》:针对高功率锂电池组的性能及安全测试标准。

ASTM D5485-19《JianCe Test Method for Thermal Abuse of Lithium Batteries》:规定了锂电池热滥用测试的方法及安全判据。

IEC 62619:2017《Secondary lithium-ion cells for the propulsion of electric road vehicles - Safety requirements》:电动汽车用二次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国际标准。

GB/T 36276-2018《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规定了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安全及环境适应性要求。

JianCe 2054:2020《Household and Commercial Batteries》:家用及商用电池的安全标准,涵盖过充、短路、挤压等测试。

JIS C 8715:2018《Secondary lithium batteries for portable applications》:日本便携式二次锂电池的安全及性能标准。

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的机械及电气性能要求。

IEC 61960-3:2017《Secondary lithium-ion cells for portable applications - Part 3: Performance testing》:便携式二次锂电池的性能测试国际标准。

检测仪器

电池容量测试系统:由高精度程控电源、数据采集装置及多通道电池夹具组成,支持恒流恒压充放电模式,可同时测试100通道电池,测量精度达±0.1%。

电池内阻测试仪:采用交流四电极法,发射1kHz高频信号,通过测量电压降计算内阻,量程覆盖0.1mΩ~1000mΩ,分辨率0.01mΩ。

热失控监测系统:集成红外热像仪(分辨率640×512像素)、多点温度传感器(精度±0.5℃)及高速摄像机(帧率1000fps),实时记录电池温度分布及形变过程。

循环寿命测试平台:配备程控电子负载、恒流源及温湿度控制器,支持自定义充放电曲线,可模拟-40℃~85℃环境下的充放电循环,数据采样间隔1秒。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参比电极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