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微塑料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11  

矿泉水微塑料检测涉及对水中微塑料污染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包括浓度测定、粒径分布、化学组成等关键项目,采用标准方法确保数据准确,为水质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微塑料浓度检测:测定矿泉水中微塑料颗粒的数量浓度,单位为颗粒每升,用于量化污染程度和评估水质安全指标。

粒径分布分析:分析微塑料颗粒的尺寸范围,从纳米级到毫米级,以了解颗粒分布特性及潜在环境影响。

化学组成鉴定:通过光谱技术确定微塑料的聚合物类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以识别污染来源和毒性风险。

形状特征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颗粒形状,如纤维或碎片,辅助判断污染来源和迁移路径分析。

表面形态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结构,评估老化程度和吸附污染物能力,了解二次污染风险。

质量浓度测定:称量微塑料的质量,计算质量浓度,提供另一种污染指标用于综合评估。

颜色分类检测:根据颜色对微塑料颗粒进行分类,帮助识别常见污染物类型和来源特征。

吸附污染物分析:检测微塑料表面吸附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评估其作为载体对水质的二次影响。

生物毒性评估:通过生物实验评估微塑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了解生态风险和健康影响。

迁移实验模拟:模拟微塑料从包装材料迁移到水中的过程,评估实际使用中的释放量和安全性。

检测范围

瓶装矿泉水:商业销售的塑料瓶装水,检测微塑料可能来自瓶材降解或灌装过程中的污染。

桶装饮用水:大容量包装水,常见于办公室或家庭,检测储存和分配系统中的微塑料引入。

天然矿泉水:直接从地下水源取水,检测自然环境中或开采过程中引入的微塑料污染。

纯净水产品:经过反渗透等处理的水,检测处理设备和包装中的微塑料残留情况。

矿物质增强水:添加矿物质的水,检测添加剂或包装材料带来的微塑料污染风险。

塑料瓶包装材料:PET或PP瓶材,检测其自身降解产生的微塑料颗粒释放量。

玻璃瓶包装水:玻璃瓶装水,检测瓶盖或密封件中的塑料成分可能释放微塑料。

铝罐包装饮料:铝罐装水或饮料,检测内涂层中的塑料成分迁移至水中的量。

饮水机用水:通过饮水机分配的水,检测机器内部管道和储水罐的微塑料释放情况。

矿泉水水源:矿泉水取水点原水,检测自然环境中的微塑料背景值和污染水平。

检测标准

ISO 16640:2016:水质微塑料的测定使用过滤和显微镜方法,适用于水样中微塑料的计数和尺寸分析。

GB/T 5750.8-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塑料部分,规定了饮用水中微塑料的检测程序和限值要求。

ASTM D8333-20:标准测试方法用于微塑料在水中的浓度测定,包括采样处理和分析步骤规范。

ISO 18847:2016: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检测和鉴定,提供通用指南适用于各种环境介质分析。

GB 8537-2018: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涉及水质要求可能间接涵盖微塑料指标限值。

EN 17178:2019:水质微塑料的测定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化学鉴定。

JIS K 0450-50-10:日本工业标准用于微塑料测试方法适用于水样分析和技术要求。

DIN 38409-60:德国标准用于水分析微塑料的测定提供详细实验协议和步骤规范。

USEPA Method 1694:美国环境保护署方法用于微塑料在环境中的检测提供参考分析程序。

WHO Guidelines for Microplastics in Drinking Water: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饮用水中微塑料的指南提供健康基于的建议和评估框架。

检测仪器

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和计数微塑料颗粒基于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是基本检测工具提供图像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提供高分辨率图像分析微塑料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辅助详细表征和污染评估。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微塑料的聚合物类型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区分不同塑料材料确保准确化学识别。

拉曼光谱仪:非破坏性分析化学结构提供分子信息用于精确聚合物 identification 和分类。

粒度分析仪:测量微塑料颗粒的尺寸分布使用激光衍射技术量化粒径范围和数据统计。

精密天平:精确称量微塑料样品质量用于计算质量浓度确保数据准确性和重复性。

过滤装置:用于水样前处理通过滤膜分离微塑料颗粒便于后续分析和样品制备。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热裂解分析聚合物组成提供化学鉴定和定量数据用于复杂样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