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花茶微生物限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1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细菌总数测定: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花茶中需氧菌的总数量,评估产品的一般卫生状况和潜在污染水平。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并计数花茶中的霉菌和酵母菌,以指示产品腐败或微生物污染程度。
大肠菌群检测:检测花茶中大肠菌群的存在与否,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评估生产卫生条件和安全性。
沙门氏菌检测:筛查花茶中沙门氏菌病原体,该菌可导致食物中毒,需通过增菌和分离方法确认。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测定花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评估其产生的肠毒素风险及产品食用安全。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检测花茶中李斯特菌的存在,这种食源性病原体对免疫低下人群有高风险。
水分活度测定:测量花茶的水分活度值,评估微生物生长潜力,低水分活度可抑制微生物繁殖。
pH值检测:测定花茶的酸碱度水平,pH值影响微生物生存环境,从而评估产品防腐能力。
肠球菌检测:检测花茶中肠球菌作为指示菌,反映可能的环境污染和卫生处理效果。
总需氧菌计数:综合测定花茶中所有需氧微生物的总负荷,提供产品整体卫生质量评估。
检测范围
茉莉花茶:以茉莉花窨制而成的花茶产品,需进行微生物检测以确保饮用安全和质量稳定。
玫瑰花茶:干燥玫瑰花制成的花茶,易受霉菌污染,检测重点为霉菌和细菌总数。
菊花茶:菊花干燥后用于泡茶,微生物限度检测防止病原体如沙门氏菌污染。
金银花茶:金银花原料制成的茶饮,检测项目包括大肠菌群和霉菌以确保卫生。
桂花茶:桂花窨制或直接使用的花茶,需评估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和酵母菌。
薰衣草茶:薰衣草花茶产品,检测范围覆盖霉菌计数和水分活度以评估保存性。
复合花茶:多种花卉混合制成的花茶,微生物检测需考虑各成分的交互影响。
干燥花茶原料:未包装的花茶原材料,检测基础微生物水平用于质量控制。
包装花茶产品:成品包装的花茶,检测运输和储存后微生物变化以确保安全。
即饮花茶饮料:液体形式的花茶产品,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以防止饮料变质。
检测标准
ISO 4833-1:2013:微生物学-食品链微生物学-水平法用于菌落计数-第1部分:30℃菌落计数技术。
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规定平板计数方法。
ISO 21527-1:2008: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第1部分:食品和动物饲料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
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采用倾注平板法。
ISO 6888-1:2021:微生物学-食品链微生物学- coagulase阳性葡萄球菌计数的水平法-第1部分:Baird-Parker培养基技术。
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包括增菌和分离步骤。
ISO 11290-1:2017:微生物学-食品链微生物学-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和计数的水平法-第1部分:检测方法。
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规定鉴定程序。
ISO 4832:2006:微生物学-通用指南用于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colony计数技术。
GB 5009.2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涉及仪器法或标准方法。
检测仪器
微生物培养箱:提供恒定温度和湿度环境用于微生物培养,支持细菌和霉菌生长以便计数和分析。
无菌操作台:提供高效过滤空气的无菌工作区域,防止样品在操作过程中被外部微生物污染。
光学显微镜:用于放大观察微生物形态和结构,辅助识别和计数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细胞。
自动菌落计数器:通过图像分析自动计数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成单位,提高计数准确性和效率。
pH计:测量花茶样品的酸碱度值,评估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确保检测条件标准化。
水分活度仪:测定花茶样品的水分活度水平,预测微生物生长潜力并评估产品保存稳定性。
微生物检测系统:集成培养、计数和数据分析功能,自动化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减少人为误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防水剂渗透压力检测
下一篇:钢管焊缝残余应力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