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微生物菌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9  

大米微生物菌落检测是食品安全体系的核心环节,重点针对大米及其制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系统分析。检测项目包括总需氧菌落计数、指示菌和致病菌筛查,通过标准化方法评估卫生质量。检测过程需在无菌环境下操作,遵循国际和国家标准,使用专业仪器确保数据准确性,以控制微生物风险。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总需氧菌落计数:该检测项目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大米样品中所有需氧性细菌的总数,用于评估产品的整体卫生状况和生产环节的污染水平,是微生物检测的基础性指标。

大肠菌群检测: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检测通过发酵法或膜过滤法进行,用于判断大米是否受到肠道病原菌污染,反映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效果。

霉菌计数:针对大米中常见霉菌如曲霉和青霉进行定量分析,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并计数,评估产品霉变风险及其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酵母菌计数:该检测项目通过涂布平板法测定酵母菌数量,用于识别大米发酵或腐败迹象,确保产品在储存期间不会因酵母繁殖而变质。

沙门氏菌检测:沙门氏菌是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采用增菌培养和血清学鉴定方法,旨在筛查大米中是否存在该病原体,预防食物中毒事件。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 coagulase 试验检测该菌,评估大米受人员操作污染的可能性,因其产生的肠毒素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李斯特菌检测:李斯特菌检测涉及冷增菌和选择性分离,用于确定大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存在,该菌对免疫低下人群有高风险。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该检测通过热处理和选择性培养计数蜡样芽孢杆菌,评估大米在烹饪后残留的耐热性菌体,防止其毒素引起的腹泻症状。

产气荚膜梭菌检测:产气荚膜梭菌检测采用液体培养基产气观察法,用于判断大米是否受该厌氧菌污染,常见于不当储存条件下的产品。

商业无菌检测:该检测通过培养试验验证大米制品是否无活微生物,适用于罐头或真空包装产品,确保在正常储存条件下无微生物生长。

水分活度检测:水分活度检测使用专用仪器测量大米中自由水含量,间接评估微生物生长潜力,低水分活度可抑制多数微生物繁殖。

检测范围

糙米:糙米是未经精磨的大米品种,保留外层麸皮,微生物易附着于表面,检测需关注总菌落和霉菌数量,以评估储存期间的卫生风险。

精白米:精白米经过抛光处理,表面光滑但可能残留加工污染,检测重点包括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确保产品符合直接食用标准。

糯米:糯米具有较高黏性,常用于制作糕点,检测需针对酵母和霉菌进行专项分析,防止在潮湿环境下发生发酵或霉变。

强化米:强化米添加了维生素和矿物质,检测范围涵盖微生物指标和添加剂相容性,确保营养强化过程未引入污染。

米粉:米粉作为大米碾磨制品,粉末形态易吸湿滋生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需氧菌计数和水分活度,控制加工和包装卫生。

婴儿米粉:婴儿米粉针对婴幼儿群体,检测要求严格,需进行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的筛查,保障特殊人群的食品安全。

即食米制品:即食米制品如米饭罐头,检测重点为商业无菌和耐热菌,验证杀菌工艺的有效性和产品保质期稳定性。

有机大米:有机大米在生产中限制化学农药使用,检测范围包括自然微生物群落评估,确保有机认证下的卫生质量。

陈化米:陈化米指长期储存的大米,检测需关注霉菌毒素和腐败菌,评估其是否因储存不当而丧失食用价值。

米糠:米糠是稻米加工的副产品,富含油脂易氧化和霉变,检测项目包括霉菌计数和脂肪酸值,用于饲料或食品应用评估。

大米蛋白粉:大米蛋白粉作为高蛋白产品,检测范围需覆盖总菌落和特定致病菌,防止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影响品质。

检测标准

ISO 4833-1:2013《微生物学 食品和饲料样品中微生物计数的水平方法 第1部分:30℃菌落计数技术》:该国际标准规定了好氧菌落计数在30℃下的培养方法,适用于大米样品的菌落总数测定,确保结果可比性和准确性。

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该国家标准详细描述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程序,包括样品稀释、平板倾注和培养,用于大米卫生质量评价。

ISO 21528-2:2017《微生物学 食品和饲料链中肠杆菌科计数的水平方法 第2部分:菌落计数技术》:该标准提供肠杆菌科检测方法,作为指示菌应用于大米污染筛查,反映加工环境卫生状况。

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该标准规定大肠菌群的MPN或平板计数法,用于大米中粪便污染指示评估,保障消费者健康。

ISO 10272-1:2017《微生物学 食品和饲料链中弯曲菌检测和计数的水平方法 第1部分:检测方法》:该国际标准涉及弯曲菌检测,虽较少用于大米,但可作为特定风险产品的参考方法。

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该标准明确沙门氏菌的增菌、分离和鉴定步骤,适用于大米中该致病菌的定性检测。

ISO 7932:2004《微生物学 食品和饲料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的水平方法》:该标准提供蜡样芽孢杆菌计数技术,用于评估大米在烹饪后残留菌体的风险。

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该国家标准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Baird-Parker平板法,用于大米受人员污染可能性评估。

ISO 11290-1:2017《微生物学 食品和饲料链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和计数的水平方法 第1部分:检测方法》:该标准涉及李斯特菌检测,可作为大米高风险产品的补充检测依据。

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该标准提供李斯特菌的详细检验流程,确保大米产品无该致病菌污染。

检测仪器

恒温培养箱:恒温培养箱是提供稳定温度环境的设备,用于大米微生物检测中样品的培养过程,确保微生物在设定温度下均匀生长,便于菌落计数和鉴定。

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通过高效空气过滤提供无菌操作空间,在大米检测中用于样品处理和接种,防止交叉污染和操作人员暴露于病原体。

菌落计数器:菌落计数器是自动或手动计数微生物菌落的仪器,用于大米平板培养后的菌落统计,提高计数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

显微镜:显微镜用于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和初步鉴定,在大米检测中可辅助区分细菌和霉菌结构,支持致病菌的确认分析。

聚合酶链式反应仪:聚合酶链式反应仪通过DNA扩增技术检测特定微生物,适用于大米中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的快速筛查,提供高特异性结果。

水分活度测定仪:水分活度测定仪测量样品中自由水含量,在大米检测中用于评估微生物生长潜力,辅助判断储存稳定性和腐败风险。

高压蒸汽灭菌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利用高温高压灭菌培养基和器具,确保大米检测过程的无菌条件,防止外来微生物干扰实验结果。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