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活菌计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3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样品稀释度优化:通过系列稀释法调整样品浓度,确保菌落数在可计数范围内(通常30-300个/平板),避免过高或过低稀释度导致计数误差,保证统计有效性。
培养基选择性验证:评估特定培养基对目标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性,抑制非目标菌干扰,确保活菌计数结果针对性强,适用于不同样品类型。
培养温度与时间控制:精确设定培养箱温度(如37±1°C)和时间(通常24-48小时),维持微生物最适生长条件,避免温度波动影响菌落形成和计数准确性。
菌落形态识别与区分:依据菌落大小、颜色、边缘特征等形态学指标,区分目标菌与非目标菌,减少误判,提高计数特异性。
平板计数法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倾注或涂布平板技术,确保样品均匀分布,避免菌落重叠或分布不均影响计数结果。
最大或然数法应用:通过多管发酵法统计阳性反应管数,估算活菌浓度,适用于低菌量样品,需结合概率表计算。
膜过滤法检测:使用微孔滤膜富集样品中微生物,转移至培养基培养后计数,适用于水样等低浊度样品,提高检测灵敏度。
菌落计数自动化校准: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自动统计菌落数,对比人工计数结果进行校准,减少主观误差,提升效率。
活菌染色鉴别:应用荧光染料(如SYBR Green)区分活死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适用于快速检测,但需排除染料干扰。
数据统计与误差分析: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FU)并评估稀释误差、计数变异系数,确保结果符合统计学要求。
检测范围
乳制品及饮料:检测牛奶、酸奶、果汁等产品中的乳酸菌、致病菌活菌数,评估保质期和卫生质量,防止微生物污染。
肉类及水产制品:监测生鲜或加工肉制品中的腐败菌和病原菌,如沙门氏菌,确保食品安全和贮藏稳定性。
药品及生物制剂:定量测定注射液、疫苗等无菌产品中的微生物限度,符合药典要求,保障用药安全。
化妆品及个人护理品:评估膏霜、乳液等产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污染,防止使用过程中引发皮肤感染。
环境水样监测:检测饮用水、废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和异养菌,评估水质卫生状况,支持环境管理。
土壤及沉积物样品:分析农业或工业区域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指示生态健康或污染程度。
发酵食品及添加剂:测定酱油、醋等发酵产品中的酵母和霉菌,控制发酵过程质量,优化生产工艺。
医疗器材及植入物:检查手术器械、人工关节等无菌医疗器械的微生物负载,预防医院感染。
空气及表面卫生监测:通过沉降法或撞击法采集空气或物体表面样本,计数活菌评估洁净室或公共场所卫生。
饲料及农产品:检测动物饲料或谷物中的霉菌和细菌,防止霉变影响动物健康或食品安全。
检测标准
ISO 4833-1:2013:规定了食品和饲料中微生物计数的水平方法,适用于活菌计数,涵盖样品处理、培养条件和结果计算。
GB 4789.2-2016:中国国家标准用于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的菌落总数测定,明确平板计数法和培养要求。
ISO 6222:1999:国际标准针对水质中微生物菌落计数的测定,适用于水样活菌检测,包括膜过滤技术。
USP 61:美国药典章节规定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涉及活菌计数方法和验收标准。
GB/T 5750.12-2006:中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微生物指标部分,包括菌落总数检测。
ISO 21528-2:2017:针对食品中肠杆菌科计数的标准,部分方法涉及活菌计数,用于风险评估。
ASTM D5465-2016: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用于水中微生物的膜过滤法计数,适用于环境样品。
EP 2.6.12:欧洲药典微生物限度测试章节,规定活菌计数方法用于药品质量控制。
ISO 16649-2:2001:食品和饲料中β-葡萄糖醛酸酶阳性大肠杆菌计数的标准,基于活菌检测原理。
GB 15979-2002:中国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包括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
恒温培养箱:提供稳定温度环境(控制精度±0.5°C)用于微生物培养,确保菌落均匀生长,是活菌计数的基础设备。
菌落计数仪:集成图像采集和分析软件,自动识别并统计平板菌落数,减少人为误差,提高计数效率和准确性。
生物安全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防止样品交叉污染,保障操作人员安全,适用于样品前处理和接种。
显微镜及荧光附件:配备荧光光源和滤光片,用于活菌染色鉴别,观察细胞形态,支持快速计数和死菌区分。
膜过滤装置:包含滤膜、漏斗和真空泵,用于水样等低浓度样品的微生物富集,提高检测灵敏度。
自动稀释仪:精确控制稀释倍数和体积,实现样品系列稀释的自动化,减少操作误差,保证稀释一致性。
pH计及电导率仪:监测培养基和样品的pH值及电导率,确保培养条件适宜,避免环境因素影响菌落形成。
高压蒸汽灭菌器:用于培养基、器皿的灭菌处理,消除外来微生物干扰,保证检测纯净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混炼胶可萃取物检测
下一篇:活性物质电化学阻抗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