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咖啡焦糖色素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8  

白咖啡焦糖色素检测涉及对焦糖色素含量、安全性指标的测定,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检测要点包括色素成分分析、有害物质如4-甲基咪唑的限量控制、重金属污染评估等专业项目,通过标准化方法保障产品质量。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焦糖色素含量测定: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定量测定白咖啡中焦糖色素的添加比例,确保其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避免过量使用影响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

4-甲基咪唑检测:针对焦糖色素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副产物进行检测,采用色谱技术测定其含量,评估白咖啡的致癌风险并控制其在安全限值内。

重金属含量检测:检测白咖啡中铅、砷、汞等重金属元素,使用光谱法分析其污染水平,防止重金属超标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总糖含量检测:测定白咖啡中还原糖和总糖的比例,评估焦糖色素对产品甜度的影响,确保糖类成分与色素添加的协调性符合标准要求。

色价测定:通过分光光度法测量焦糖色素的着色强度,确定其色价单位,为白咖啡的色泽均匀性和稳定性提供量化依据。

pH值检测:分析白咖啡溶液的酸碱度,评估焦糖色素在不同pH环境下的稳定性,防止因酸碱变化导致色素沉淀或变质。

水分含量检测:测定白咖啡产品的水分比例,控制水分活度以避免微生物滋生,同时确保焦糖色素在干燥条件下的分散均匀性。

灰分检测:通过高温灼烧法测定白咖啡中的无机物残留,评估焦糖色素生产过程中杂质的引入情况,保证产品纯度。

微生物限量检测:检测白咖啡中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确保焦糖色素添加不会引入病原体,维护食品卫生安全。

其他添加剂残留检测:筛查白咖啡中可能存在的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添加物,评估其与焦糖色素的相容性,防止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有害物质。

检测范围

白咖啡粉:作为速溶咖啡的一种,需检测焦糖色素均匀分散性和稳定性,确保冲泡后色泽一致且无有害物质残留。

白咖啡饮料:液态咖啡产品中焦糖色素的溶解度和沉降性需重点评估,防止储存过程中出现分层或变色现象。

焦糖色素原料:直接检测食品级焦糖色素的纯度、杂质含量,为白咖啡生产提供合格添加剂来源,降低供应链风险。

咖啡伴侣:含有乳制品或植脂末的辅料,需检测其与焦糖色素的相容性,避免因pH或温度变化导致色素降解。

速溶白咖啡:针对干燥工艺制成的产品,检测焦糖色素在加工过程中的热稳定性,确保复水后色泽和风味不受影响。

烘焙咖啡豆:评估烘焙过程中焦糖色素的添加效果,检测其与咖啡天然色素的相互作用,防止过度着色影响品质。

咖啡提取物:浓缩咖啡液中焦糖色素的分散性和浓度需精确测定,确保稀释后产品符合标准色度要求。

食品添加剂焦糖色素:作为独立添加剂,检测其理化指标如粘度、密度,为白咖啡配方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关包装材料:检测包装容器对焦糖色素的吸附或迁移影响,防止材料相互作用导致色素损失或污染。

进口白咖啡产品:针对跨境贸易产品,检测其焦糖色素是否符合目的地国家法规,确保国际贸易合规性。

检测标准

GB 1886.6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规定了焦糖色素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标签,适用于白咖啡中添加剂的质量控制。

GB 5009.34-2016《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提供二氧化硫残留检测方法,评估焦糖色素生产中的亚硫酸盐使用情况,确保白咖啡安全性。

ISO 4120:2004《感官分析 方法学 三角检验》:国际标准用于白咖啡色泽和风味的感官评估,辅助焦糖色素添加效果的客观判断。

ASTM E1347-200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色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指导焦糖色素色价测定,确保白咖啡色泽一致性。

GB 5009.12-2017《食品中铅的测定》:国家标准方法用于重金属铅的检测,控制焦糖色素原料污染风险。

ISO 21527-1:2008《霉菌和酵母计数》:国际微生物检测标准,评估白咖啡中焦糖色素引入的微生物污染可能性。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泵和色谱柱分离技术,用于白咖啡中4-甲基咪唑等有害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检测精度达到微克级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快速测定焦糖色素的色价和浓度,为白咖啡色泽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原子吸收光谱:利用原子化装置检测重金属元素,精确分析白咖啡中铅、砷等污染物的含量,保障产品安全性。

pH计:配备玻璃电极测量溶液酸碱度,监控白咖啡中焦糖色素的稳定性,防止pH波动导致色素沉淀或变性。

水分测定仪:采用热失重原理快速测定样品水分,评估焦糖色素在白咖啡中的分散均匀性,避免结块或潮解问题。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