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卤料包镉铬镍元素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镉元素含量检测:通过定量分析测定卤料包中镉元素的总体含量,评估其是否超出安全限值,确保食品接触材料不会引入过量重金属风险。
铬元素总量检测:检测卤料包中铬元素的总浓度,包括不同价态形式,以判断材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防止铬超标导致的健康危害。
镍元素可溶出量检测:模拟实际使用条件,测量镍元素从卤料包中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的量,评估其在接触过程中的释放风险。
镉迁移量检测:在特定温度和时间下,测定镉元素从卤料包向食品或模拟液的迁移水平,用于评估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
铬价态分析:区分卤料包中铬的三价和六价形态,因为六价铬毒性较高,需精确测定以符合监管要求。
镍释放量检测:通过加速老化测试,评估镍元素在卤料包使用过程中的释放速率,确保其在规定限值内。
样品前处理验证:对卤料包样品进行消解、提取等前处理步骤的优化和验证,保证后续仪器分析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检测限评估:确定分析方法对镉、铬、镍元素的最低检测浓度,确保方法灵敏度满足标准要求。
精密度测试:通过重复测量评估检测结果的变异程度,保证分析方法在相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准确度验证:使用标准物质或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检测结果与真实值的一致性,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检测范围
卤料包香辛料:包括八角、桂皮等常用香料,需检测重金属元素以防止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迁移到最终产品。
食品包装材料:涉及与卤料包直接接触的塑料或纸质包装,评估其元素渗出风险以确保食品安全。
调味品原料:如酱油、醋等基础调味料,检测其中镉、铬、镍含量,防止原料污染影响卤制品质量。
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色素等,需监控重金属杂质,避免在卤料包中使用时引入额外风险。
餐饮器具材料:如锅具、滤网等与卤料接触的器具,检测其元素释放量,评估对卤制过程的影响。
工业用卤料:应用于非食品领域的卤料产品,需符合相关环保标准,防止元素超标对环境造成污染。
中药材原料:部分卤料包含有药用成分,检测重金属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
动物饲料添加剂:卤料包残渣可能用于饲料,需检测元素含量防止通过食物链积累。
环境样品:如土壤、水体中与卤料生产相关的样品,评估元素污染扩散风险。
废弃物处理材料:卤料包使用后的废弃物质,检测元素含量以指导安全处置和回收。
检测标准
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规定了食品中镉元素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适用于卤料包等样品的检测,确保结果可比性。
GB 5009.12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铬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食品中铬含量,为卤料包检测提供标准操作流程。
GB 5009.138-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镍的测定》:明确了食品中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技术,保证检测准确性。
ISO 17294-2:2016《水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元素》:国际标准适用于水基模拟物中元素检测,可用于卤料包迁移试验的参考。
ASTM D1976-2019《用原子光谱法测定涂料中金属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提供涂料及相关材料中重金属检测指南,部分适用于卤料包涂层分析。
GB 31604.4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镍迁移量的测定》:专门针对食品接触材料中镍的迁移检测,包括卤料包应用。
ISO 6486-1:2019《与食品接触的陶瓷制品、玻璃陶瓷制品和玻璃餐具 铅和镉释放量的测定》:虽针对陶瓷,但方法可借鉴用于卤料包容器的元素迁移评估。
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包含多种金属检测方法,部分适用于卤料包原料的水提取物分析。
检测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原理,定量测定卤料包中镉、铬、镍等元素的含量,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通过等离子体电离样品中的元素,并进行质谱分析,可同时检测多种重金属,适用于卤料包的多元素快速筛查。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于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用于卤料包中某些金属离子的间接测定,辅助验证其他方法结果。
微波消解系统:采用微波加热加速样品消解过程,高效制备卤料包样品用于仪器分析,减少污染和损失。
离子色谱仪:分离和检测卤料包中可溶性金属离子形态,特别适用于价态分析和迁移试验中的离子测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AECQ气密性检测
下一篇:工业涂料硬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