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增塑剂萃取测定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增塑剂测定主要涵盖以下关键指标:
邻苯二甲酸酯类: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B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等6种欧盟REACH法规限制物质
非邻苯类替代物:DINCH(环己烷二羧酸二异壬酯)、ATBC(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等环保型增塑剂
总迁移量测定: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溶出总量
特定迁移限量:依据GB 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标准进行合规性判定
检测范围
本检测技术适用于以下材料体系:
高分子材料:PVC制品(电缆料、地板革、人造革)、聚氨酯弹性体
食品接触材料:保鲜膜、饮料瓶盖密封件、食品包装印刷油墨
儿童用品:玩具塑料部件、文具握持部位
医疗器械:输液管、血袋等医用高分子制品
环境样品:土壤、水体中增塑剂污染监测
检测方法
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包含三个关键阶段:
样品前处理
机械粉碎:采用液氮冷冻研磨获得粒径≤0.5mm的均匀试样
溶剂萃取:索氏提取法(GB/T 21928)或加速溶剂萃取(ASE)技术
净化处理:硅胶柱层析或凝胶渗透色谱(GPC)去除基质干扰物
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适用于挥发性邻苯二甲酸酯类分析,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条件80℃(1min)→20℃/min→280℃(10min)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用于热不稳定增塑剂检测,C18反相色谱柱,梯度洗脱程序乙腈/水体系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快速筛查中的特征官能团识别
质量控制
空白试验:每批次样品设置试剂空白和基质空白对照
加标回收率:控制85%-115%的允许范围
同位素内标法:采用d4-DEHP等氘代化合物校正基质效应
检测仪器
核心实验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
仪器类型 | 型号示例 | 关键性能指标 |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Agilent 7890B/5977B | 质量范围1.6-1050amu,扫描速率≥12,500amu/s |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 Waters Xevo TQ-S | ESI源灵敏度1pg利血平S/N≥200:1 |
加速溶剂萃取仪 | Thermo ASE 350 | 压力范围1500-2000psi,温度控制±1℃ |
凝胶渗透色谱仪 | Agilent PL-GPC 50 | 分子量分离范围200-30,000Da |
冷冻研磨机 | Retsch CryoMill | 研磨频率30Hz,液氮自动补给系统 |
注: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MA/CNAS计量认证并定期进行期间核查。
主要参考标准: GB/T 21928-2008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EN 14372:2004 儿童用品安全规范 US EPA Method 8061A Phthalate esters by GC-FID ISO 177:2016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migration of plasticizers ASTM D7823-20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Low Level Phthalates in Poly(Vinyl Chloride) Plastics by Solvent Extraction 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塑料材料与容器测试法 欧盟(EU) No 10/2011食品接触塑料材料法规 日本厚生省第370号告示(玩具安全标准)
典型测试方案示例: 对于PVC医用导管中DEHP的迁移量测定: 1. 将试样切割为10mm×10mm片段 2. 采用正己烷:丙酮(3:1)混合溶剂进行索氏提取6小时 3. GPC净化后氮吹浓缩至1mL 4. 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定量分析 5. m/z定量离子对:DEHP (149/167), d4-DEHP (153/171) 6. 外标法定量结合内标法校正系统误差 方法检出限(LOD)可达0.05mg/kg。
实际应用案例: 某出口欧盟的PVC地垫产品被通报DEHP超标后: • 经ASE萃取-GC/MS/MS复测确认含量为0.18%(超过0.1%限值) • 溯源发现原材料中使用了非环保型增塑剂 • 改进方案采用DINCH替代后通过EN71-3迁移测试 • 最终产品中DEHP未检出(<0.01%),DINCH迁移量3.2μg/dm²(低于60μg/dm²限值)
技术发展趋势: • QuEChERS快速前处理技术的应用扩展 • Orbitrap高分辨质谱实现非靶向筛查 • SPME Arrow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升灵敏度 • QSAR模型预测增塑剂迁移行为的数字化评估 • ATR-FTIR联用化学计量学的现场快速筛查方法开发 • LC-QTOF用于新型替代增塑剂的非目标物识别研究
常见技术问题解答: Q1:如何解决PVC样品中增塑剂分布不均导致的取样偏差? A:建议采用液氮冷冻粉碎后过60目筛混匀取样 Q2:GC-MS分析时如何区分DEHP与DINP的同分异构体? A:需选用DB-5ms等极性柱并优化升温程序,结合特征离子碎片比例判断 Q3:水性样品中痕量增塑剂的富集方法选择? A:优先采用C18固相萃取柱富集结合氮吹浓缩法 Q4:高油脂基质如何有效去除干扰? A:推荐使用GPC净化联合硅胶柱层析双重净化方案 Q5:如何验证萃取完全性? A:实施二次萃取试验确认残留量<方法检出限的30%
总结: 增塑剂测定是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分析过程,需建立从样品代表性获取到痕量物质准确定量的完整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应重点关注前处理技术创新、仪器参数优化及国际法规动态更新,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标准溶液pH值测试检测
下一篇:UV防伪水墨成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