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热熔胶条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9  

食品级热熔胶条检测需重点关注其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及卫生安全性指标。专业检测涵盖熔融指数、重金属迁移量、塑化剂残留等核心项目,严格遵循GB4806.7、FDA21CFR等标准要求。通过科学方法验证材料与食品接触时的稳定性及无害性,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包装领域应用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食品级热熔胶条的核心检测项目分为四大类:

物理性能测试:熔融指数(MFI)、软化点(环球法)、开放时间、固化速度、拉伸强度剥离强度耐低温性能

化学成分分析:重金属总量(铅、镉、汞、铬)、特定迁移量(SML)、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多环芳烃(PAHs)、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残留单体含量

卫生安全指标:微生物限度(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感官测试(异常气味迁移)、荧光增白剂筛查及非有意添加物(NIAS)鉴定

包装适用性验证:与食品模拟物的相容性测试(水基、酸性、酒精类及脂肪类食品接触试验)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三类产品:

基材类型:EVA基热熔胶条、POE基热熔胶条、APAO基热熔胶条及PUR反应型热熔胶条

应用场景:食品包装封口用胶条(纸盒/利乐包)、罐头密封胶圈、餐具粘接用胶体及冷链食品容器密封材料

产品形态:直径5-20mm的圆柱形胶棒、颗粒状原料及预成型薄膜胶带

检测方法

测试项目执行标准
熔融指数测定GB/T 22283-2008《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试验方法》
重金属总量测试GB 31604.1-20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塑化剂筛查GB 31604.30-201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迁移量试验GB 5009.156-2016 全迁移量测定(橄榄油替代法)
微生物检验GB 4789.2-2016 平板计数法
热稳定性评估TGA/DSC同步热分析法(ISO 11358:2022)

检测仪器

熔体流动速率仪:测定190℃/2.16kg条件下的MFI值,精度±0.1g/10min

全自动迁移量测试系统:配备10℃-121℃温控模块及12工位同步萃取装置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检出限达0.01μg/kg级痕量物质分析能力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