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硅片切削液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2  

晶硅片切削液是光伏及半导体晶圆加工中的关键辅助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切割效率和硅片表面质量。专业检测需涵盖物理化学性质、污染物含量及稳定性等核心指标,包括粘度、pH值、悬浮物浓度、金属离子残留等参数分析。通过标准化测试可精准评估切削液的工艺适配性及循环使用潜力。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晶硅片切削液的核心检测项目分为三大类:基础理化指标、功能性参数及污染物分析体系。

基础理化指标包含:

1. 粘度(动态/静态):反映流体输送特性

2. pH值范围:影响设备腐蚀速率

3. 密度比热容:决定热交换效率

4. 闪点与燃点:安全储存重要参数

功能性参数包括:

1. 悬浮颗粒粒径分布(D10/D50/D90)

2. 润滑系数测定(四球摩擦试验法)

3. 冷却效率测试(热传导系数)

4. 抗氧化稳定性(加速老化实验)

污染物分析体系涉及:

1. 金属离子残留(Fe³⁺/Al³⁺/Ca²⁺等)

2. 有机污染物总量(TOC分析)

3. 微生物菌落总数(ATP生物荧光法)

4. 硅粉沉降速率(激光粒度分析法)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光伏级单晶硅/多晶硅及半导体级电子硅片的各类切削液产品:

按配方类型:

1. 水基合成型切削液

2. 半合成乳化液

3. 油基润滑体系

4. 纳米流体复合材料

按工艺阶段:

1. 线切割初加工工作液

2. 精密切削循环液

3. 回收再生处理液

4. 废液环保处置前处理液

特殊应用场景:

1. 大尺寸硅片(210mm+)专用切削液

2. 超薄硅片(≤150μm)加工液

3. 金刚线切割配套体系

4. 低温环境用抗冻型配方

检测方法

依据ISO/ASTM/JIS标准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

理化指标测试法:

1. GB/T 265-1988 运动粘度测定法

2. ISO 4316:1977 pH值电位测定法

3. ASTM D4052-22 数字密度计法

4. GB/T 267-1988 开口闪点测定法

功能性测试法:

1. ISO 12156-1:2016 HFRR高频往复摩擦试验

2. ASTM D2711-17 润滑剂导热系数测定

3. JIS K2514:2020 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

4. GB/T 16488-1996 悬浮物离心分离法

污染物分析法:

1. ICP-OES法(ISO 11885:2007)金属离子定量

2. EN 1484:1997 TOC高温催化氧化法

3. ISO 21527-2:2008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4. ISO 13320:2020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法

检测仪器

基础物性测试设备组:

1. Anton Paar SVM3000旋转粘度计(精度±0.5%)

2. Mettler Toledo SevenExcellence pH计(分辨率0.001)

3. KEM DA-130N数字密度计(温控±0.01℃)

4. Herzog HFP 375全自动闪点仪

功能特性分析系统:

1. PCS Instruments HFRR高频摩擦试验机

2. Netzsch LFA467 HyperFlash导热分析仪

3. Metrohm Rancimat 892氧化稳定性测试仪

4.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

精密分析仪器组:

1. Thermo iCAP PRO X ICP-OES光谱仪(检出限ppb级)

2. Shimadzu TOC-L总有机碳分析仪(精度±1%)

3. Hygiena SystemSURE Plus ATP荧光检测仪

4. 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辅助设备系统:

1. Memmert恒温恒湿培养箱(±0.1℃控制)

2. Sartorius Cubis II超微量天平(0.001mg精度)

3. Millipore Milli-Q超纯水系统(18.2MΩ·cm)

4. Labconco Purifier Class II生物安全柜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