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9  

榛子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的重要环节,涵盖营养成分分析、污染物筛查及微生物指标验证等核心内容。专业机构依据ISO22000、GB19300等标准体系,通过精密仪器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及黄曲霉毒素实施定量检测,同时验证水分活度与酸价等理化参数。本文系统阐述榛子全产业链检测的技术规范与实施路径。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榛子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1. 营养成分:脂肪含量(≥60%)、蛋白质(12-18%)、碳水化合物(16-22%)、膳食纤维(8-12%)及维生素E(≥15mg/100g)

2. 污染物限量:铅(≤0.2mg/kg)、镉(≤0.1mg/kg)、砷(≤0.5mg/kg)等重金属指标

3.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⁴CFU/g)、大肠菌群(≤0.3MPN/g)、霉菌与酵母菌(≤50CFU/g)

4. 农药残留:重点监测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0.01mg/kg)、有机磷类(毒死蜱≤0.05mg/kg)等32种农残

5. 物理特性:含水率(≤7%)、破损率(≤5%)、杂质含量(≤0.1%)及酸价(≤3mg/g)

检测范围

榛子质量管控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1. 原料榛子:包括欧洲榛(Corylus avellana)、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等7个主要栽培品种的未加工果实

2. 加工产品:烘焙榛子仁(温度120-150℃)、榛子粉(粒度80-120目)、榛子油(压榨/浸出工艺)等深加工制品

3. 进出口检验:依据欧盟(EC) No 1881/2006、美国FDA 21 CFR 110等法规要求的合规性验证

4. 仓储运输:监测贮藏环境相对湿度(55-65%)、温度(0-4℃)对脂肪酸败度的影响

检测方法

标准化检测流程包含以下技术规范:

1. 脂肪测定:索氏提取法(GB 5009.6)使用石油醚溶剂进行连续萃取

2. 蛋白质分析:凯氏定氮法(GB 5009.5)通过硫酸消化转化总氮

3. 重金属检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 5009.12)配合微波消解前处理

4. 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GB 5009.22)实现0.1μg/kg检出限

5. 农药残留筛查:QuEChERS前处理结合GC-MS/MS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以下专业设备保障检测精度: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配备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用于挥发性成分分析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采用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

3.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使用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柱分离17种氨基酸

4. 实时荧光PCR仪:基于TaqMan探针法进行转基因成分筛查

5. 水分活度测定仪:采用镜面冷凝露点法实现±0.002aw测量精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杏仁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