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滤剂成分剖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助滤剂成分剖析检测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本文系统阐述助滤剂检测的核心项目、适用范围及标准化分析方法,重点解析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精密仪器的应用原理与操作规范,为材料表征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助滤剂成分剖析检测包含以下核心项目:主成分定量分析(二氧化硅、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含量测定)、无机物杂质检测(重金属元素铅、镉、汞的痕量分析)、有机物残留测定(表面活性剂及加工助剂残留量)、粒度分布测试(D10/D50/D90粒径参数)、比表面积测定(BET法氮气吸附分析)、热稳定性评估(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分析)、晶体结构表征(X射线衍射物相鉴定)以及微观形貌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助滤剂类型:硅藻土基助滤剂(包括煅烧级与酸洗级)、珍珠岩膨胀型助滤剂、纤维素基有机助滤剂(α-纤维素与微晶纤维素)、活性炭复合助滤剂以及合成硅酸盐类助滤材料。应用领域涵盖食品工业澄清过滤(啤酒、食用油精制)、制药行业无菌过滤(注射液除菌)、化工生产催化剂载体以及水处理深层过滤系统。

检测方法

1. 主成分分析采用GB/T 30449-2013《硅藻土助滤剂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氢氟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SiO₂、Al₂O₃含量

2. 重金属元素检测执行GB 5009.74-2014标准,运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ppb级定量

3. 有机物残留分析依据ISO 17226-2018规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筛查

4. 晶体结构表征参照ASTM D3906-19标准,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鉴定与结晶度计算

5. 热稳定性测试按ISO 11358-1:2022要求实施热重分析(TGA),升温速率10℃/min至1200℃

6. 微观形貌观测执行ISO 21363:2020纳米颗粒表征标准,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工作电压5kV

检测仪器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PerkinElmer Optima 8300型,配备自动进样器与氩气净化系统

2. X射线衍射仪:Rigaku SmartLab SE型,配置Cu靶光源(λ=1.5406Å)和高灵敏度阵列探测器

3. 热重分析仪:TA Instruments Q5000IR型,温度分辨率±0.1℃,称量精度0.1μg

4. 场发射扫描电镜:Hitachi SU8220型,二次电子分辨率0.8nm@15kV

5. 激光粒度分析仪:Malvern Mastersizer 3000型,测量范围10nm-3500μm

6. 比表面积分析仪:Micromeritics ASAP 2460型,具备四站式脱气单元与微孔分析模块

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 8890/5977B型,配置DB-5MS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