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解淀粉效果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酸解淀粉效果检测是评价淀粉改性工艺质量的核心环节,主要针对酸解产物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关键检测指标包括酸解度、粘度特性、分子量分布及热稳定性等,需依据GB/T22427.6-2008、ISO1666:1996等标准规范操作流程。本文从检测项目、适用范围、方法原理及仪器配置四方面阐述技术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酸解淀粉效果检测涵盖以下核心指标:

酸解度测定:通过游离羧基含量表征淀粉分子链断裂程度

粘度特性分析:包括峰值粘度、崩解值及回生值等流变学参数

分子量分布检测: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不同链长组分比例

热稳定性测试: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糊化温度及焓值变化

溶解性评价:测定冷水溶解度与热水溶解度差异

结晶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晶体类型及相对结晶度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样品类型:

不同原料来源的酸解淀粉产品(玉米、木薯、马铃薯等)

酸解工艺中间体(水解时间梯度样品)

终产物分级组分(不同分子量段分离物)

食品工业用酸解淀粉(增稠剂、稳定剂等)

制药工业用改性淀粉(片剂崩解剂)

纺织工业用浆料原料

检测方法

主要采用标准化分析方法:

酸碱滴定法(GB/T 22427.6-2008):精确测定羧基含量计算酸解度

样品预处理:乙醇洗涤去除游离酸

滴定条件:0.1mol/L NaOH标准溶液终点判定

旋转粘度计法(ISO 1666:1996):建立粘度-温度曲线

测试程序:95℃糊化后降温至50℃连续测定

参数计算:采用专用软件分析Brabender曲线特征值

凝胶渗透色谱法(GB/T 35807-2018):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

流动相配置:0.1mol/L NaNO3溶液(含0.02% NaN3

柱温控制:35±0.1℃恒温系统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需配置以下设备:

自动电位滴定仪:分辨率0.01mL,配备pH复合电极

符合JJG 814-2015检定规程要求

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控温精度±0.1℃

配套专用铝制测试罐及搅拌桨叶组件

凝胶渗透色谱系统:包含示差折光检测器与MALS联用模块

色谱柱规格:TSKgel G5000PWxl+GMPWxl组合柱系

差示扫描量热仪:温度范围-50~600℃

配备高压密封铝坩埚及空压机系统

X射线衍射仪:Cu靶Kα辐射源(λ=1.5406Å)

扫描速度设定范围:0.5~10°/min可调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