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验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8  

体外诊断验证检测是确保体外诊断产品性能符合临床要求的关键环节。该过程涵盖分析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及稳定性等核心指标验证,需依据国际标准(如CLSIEP文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重点在于方法学验证的严谨性、样本代表性的控制以及数据统计的规范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体外诊断验证检测包含四大核心模块:分析性能验证、临床有效性确认、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及生物安全性评估。

1. 分析性能验证涵盖:

灵敏度:最低检出限(LoD)与功能灵敏度(FS)测定

特异性:交叉反应与干扰物质测试

密度: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计算

线性范围:剂量响应曲线验证

携带污染率:高浓度样本对后续测试的影响评估

2. 临床有效性确认包括:

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与金标准方法的对比研究

预测值计算:阳性/阴性预测值(PPV/NPV)分析

ROC曲线分析:临界值优化验证

检测范围

覆盖IVD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

产品研发阶段:原型机性能预验证

注册申报阶段:符合YY/T 1579等标准的技术审评

生产放行阶段:批次一致性检验

临床应用阶段:实验室间比对(PT/EQA)

涉及诊断系统类型:

免疫诊断:化学发光/ELISA/胶体金平台

分子诊断:PCR/NGS/CRISPR技术平台

生化诊断:干式/湿式生化分析系统

POCT设备:床旁快速检测装置

检测方法

标准化操作流程包括:

EP系列文件应用:EP05-A3(精密度)、EP06-A(线性)、EP07-A3(干扰)等

基质效应研究:采用CLSI EP14-A3进行方法学比对

稳定性测试:加速老化试验(ASTM F1980)与实时稳定性监测

临床样本验证:前瞻性/回顾性研究设计(遵循STARD规范)

特殊场景方法学:

多重检测系统: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处理交叉反应数据

伴随诊断试剂:遵循FDA《体外伴随诊断试剂共同开发指南》要求

自测型IVD产品:增加非专业用户操作模拟测试

检测仪器

核心验证设备包括:

精密移液系统:Eppendorf Research plus(误差≤0.5%)

温控设备:Thermo Scientific水浴箱(±0.1℃精度)

光学测量仪:Molecular Devices酶标仪(OD值分辨率0.001)

分子诊断平台:ABI QuantStudio实时PCR仪(动态范围10^8)

专用分析工具:

Westgard规则验证软件:自动识别质控偏差模式

EP Evaluator系统:自动化完成CLSI方案数据分析

LabWare LIMS:实现全流程数据完整性管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