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 16362-1996 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13 14:59:53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 16362-1996 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中涉及多个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患者在放射治疗中的安全。这些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及相关产品,具体包括:

检测项目:
  • 射束输出校准:确保放射束的剂量符合治疗计划的要求。
  • 射束的均匀性和对称性:评估射束在治疗平面的均匀性和对称性。
  • 放射治疗设备的机械精度:包括治疗床、机架旋转的精度。
  • 影像引导系统的准确性:用于验证治疗过程中放射束与患者的对位是否正确。
检测方法:
  • 剂量仪校准:使用辐射测量仪器进行校准测试,确保设备输出剂量的准确性。
  • 图像处理评估:通过影像处理软件和测试模体(phantom)进行影像质量和对位精度评估。
  • 物理测试:包括使用电离室、热释光剂量计等设备进行剂量测定和评估。
涉及产品:
  • 直线加速器:用于体外射束放射治疗的主要设备。
  • 剂量测量设备:包括电离室、剂量计等。
  • 影像引导设备:如CT、MRI等,用于治疗中的精确定位。
  • 治疗计划系统软件:用于制定和验证治疗计划,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共同确保放射治疗的精度和安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

GB 16362-1996 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标准号:GB 16362-1996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6-05-23

实施日期:1996-01-02

标准状态:现行

GB 16362-1996 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医用电子加速器、远距治疗γ射线机和治疗X射线机的体外放疗实践。不适用于近距离治疗,包括腔内、敷贴和间质治疗。GB16362-1996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62-1996

GB 16362-1996 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Radiological protectiun gtandardsfar thc: patienl io exlernalheani radlolngkeal therapy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 16362—1996

本标准规定了体外射束效射治疗(以下简称体外就疗)1进者防护的基和原则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医用电子加逃器、远距治疗丫射线机和治疗×射线机的体外放疗实战。不适用于近距离治疗,包括脏内,激贴和间所治疗。2引用标准

(H1792改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带

GI W2医用治疗X线卫牛防护规定GB W3 医用远距治疗 Y线,卫生防护规定(HW1医高能×线和电子束卫生防泸规定3*语

3.1招块

可阴挡射线束,用以修改射野形状,保扩止常组织或修收剂量分布拍不同形状和厚度的暇收块。3.2靶区

放射治疗中,按一定的时间剂量模减给予照射的胖瘤临床杜,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传犯的范围。4体外放疗中愿着防护的基本原则4.1放射治疗医那必须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对患者肿瘤诊断、分期和治疗力式利释进行分析,选取最治疗为案,并制定最伟治疗计划4. 2 良性疾病尽虽不采片效射治疗。严格控制对放射治疗敏感的良性疾病的恢外放疗。4.3在保证肿摘得到是够稍确的致死剂量+使其得以有效抑制或消除的前提下,按病变情况+采片适作技术措施+保护射野内外的正带组织利器官使受吸剂基尽可能小,以获取尽可大的治疗增益。4.4放射治疗医师必须定期对洽疗中态名行检查和分析,根据病情变化需要,期帮治疗计点。离切注意体外放疗中出现的效射反应可能出现的放射摄伤,采取必要的医疗保护潜店。4.5体外放疗用设裔、场所和环境必须符含有关输射安全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5-23批准138

1996-12-01实旅

5对效射治疗单位的要求

GB 16362-1996

5.1必独有合督的放射治疗医师、医月均通工作人员和放射治疗技术人员。除具有相应学历外,还必须经运放射治疗专业与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资格考核。5.2必项保证放射治疗设备止带造行,做到电气性能题定,剂点监测系统而带.联频系统齐余和防扩性能符今要求.避免发生事故。

5.3必须配备用以测量放射治疗设衍输出的剂盘仪及必要的辐射防护盗测仪表。5. 4 必须制定和实施质基保证计划,从质量普理程序和质量控制 上保证体外射束治疗证询实施。6对体外放疗设备的要求

61张外放疗设备必频符合GBW2.GIBW3和GB双4等有关标准规定的技,术系件。6.2体外放疗设备的安全防护性能必预布订购。安装调试、验收检测、定期检测.常规继护和校正性维修中了以保证。

6.3新安装和大、中修片的体外激疗设备在投人使用前,必续对设备性能、安全贴扩性能没性床系量学参数进行全面测试

6.4山常使川的体外放好设备必须定期检和维像。应严格按照会产单位提出的要求定期更换零部件。当设备T作不止常时,应立即停检弯,并认真进行检测。禁止在设备工作状况人稳定的情况下逃行治疗。

6.5改射治疗部门应指定合格的拉术人员负壳泊疗效备的检测和维修,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变动设备内部作状态。必领保证联锁系统正工作。7对体外放疗操作的要求

7.1首次体外射束政疗前,必须出上级或另;位放射治疗医师负责核对治疗计划。7.2放射治疗医师应对病变组织精确是位;并在恐,者受照皮肤表函做出射野标记。首次体外放疗前,管放射治疗医师必须指导放射治疗技术员止确摆位:恪实照射计划。7.3放时治疗投术员必须认真核对处为剂民的制定顺射时同或加独器剂基监测器读数:确保患者爬区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剂壁在规定范围内。7.4体外放疗时,必续根调肿瘤位写和对剂区剂或分布要,工谢使用模滤过板和组织补偿块,以测组织不均纠性,人体曲面或斜人射造感的双剂孕分布的影响逆行修山,生其符会治疗要求,保证靶区吸收剂量的均对性在上5以内,

7.5必须根据患者靶区的范用选用或制作合证的射线挡决,对非照射部位,特别是敏感器它和组织,进行异献药护。对十儿单患者尤虚点注意对骨骺、脊随,烂脉及眼品样的防护7.6在照射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保许患者治疗体位不变。对于儿童忠.并,可使用休位周定装胃或近当使用镇静剂或麻醉剂,

7.7患者治疗时·必烈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是常时.应分析产生原因并及时修止(.8在照辨过程中,必缴通过观察窗或闭路视临视病人,发现体位变北改其他待况,应立停止潮乐,并记录下只照射时问。能续治疗时,必须直新摆位,完成须定照射间或治疗剂垫,7.9照射结束后·发现选非治疗了射线机的传60放特源末退回吗行位置时,必狐进速将患者从治疗室内转移出去.放射治疗技术员应详细证录想齐在完成照射后正治疗室内游留时间和所处位诊,并估算超些受照剂量。

8 辐射剂量测量

8.1使用中的体外或疗设夺输出望率或输出剂量的常视测量周期,医用电了加速器至心每,限次,要439

GE16362—1996

用治疗X射线机至少每周一次,医用远出治疗?射线机每一个月-欧。对于新安装或大髂后的设备,应的增加测量频度,以保证治疗剂量的准痴可罪,8. 2在测虽周期内,医,用远距治疗 射线,的输出虽牵变化应小于 1%;医用治疗 X射线机输出量率变化应小丁2%+医用电子加速器输出剂底的短期稳定性、一天稳定性和一周韵定性变化分别小于2%。3%和1%。

8. 3 照射断内剂虽均讨性必须分别符合 GB W2,GB W3 和 GB W4 的要求。8.41

使中的体外敢疗设备的射线能量测量周期:医而电子加速器至少每同-次医用治疗×射线机每月次。前后两次测董结果的偏差不大于5%。8. 5体外放疗设备 E:的计时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校准。8.6剂量测试仪表必衡按送楚检测周期到认定单位进行检定。常规测试时,应用检验源迹行校对,偏差不大于 2泌。必须定期参加匾家组织的输出剂量测比对。8.?体外放疗设备的防护性能准少每午检查一次。附加说明:

本标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雄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滩主要起草人侯金鹏、宗西源、邓人平。本标罹自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生部工业!生实验所负责解释。40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16362-1996 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16362-1996 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16362-1996 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