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耐磨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3  

纱线耐磨测试是评估纺织品耐用性的核心环节,主要针对纱线在摩擦作用下的物理性能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检测涵盖耐磨次数、质量损失率及表面形貌变化等关键指标,适用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及混纺材料。本文依据ISO12947、ASTMD3884等标准解析测试方法及仪器选用原则,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耐磨次数测定:记录纱线试样在标准摩擦条件下达到断裂或指定损伤程度时的摩擦循环次数

质量损失率分析:通过精密天平测量摩擦前后试样质量变化百分比(精度±0.1mg)

表面形貌观测:采用电子显微镜(SEM)对≥500倍放大下的纤维表面毛羽、裂纹进行定量分析

强力保留率测试:对比磨损前后纱线断裂强力值(参照GB/T 3916标准)

摩擦系数动态监测:利用传感器实时记录摩擦过程中的阻力变化曲线

检测范围

材料类别:

天然纤维:棉纱(10-80S)、麻纱(12-36Nm)、蚕丝(13-33dtex)

合成纤维:涤纶(75D-300D)、锦纶(20D-420D)、丙纶(90-2000denier)

特种纤维:芳纶1414(100-2000tex)、碳纤维(1K-12K束)

应用领域:

产业用纺织品:轮胎帘子线(1870dtex以上)、输送带骨架材料

服装面料:精纺羊毛(60-120支)、牛仔布用环锭纱

家纺制品:毛巾纱(16-40S)、地毯绒头纱

工艺类型:

纺纱方式:环锭纺、气流纺、涡流纺成纱

后整理工艺:丝光处理棉纱、抗起球涤纶纱

检测方法

马丁代尔法(Martindale):

执行标准:ISO 12947-1~4:2016

试样尺寸:直径38mm圆形试样(有效摩擦面积6.45cm²)

载荷配置:根据用途选择9kPa/12kPa压力等级

终点判定:出现3根独立纱线断裂或目视可见破洞

旋转平台法(Taber):

执行标准:ASTM D3884-09(2020)

磨头选择:H-18磨轮(500g载荷)适用于常规测试

运动轨迹:试样平台以72r/min速度旋转形成李萨如曲线摩擦路径

循环控制:每1000次停机检查试样状态并清理磨屑

线性往复法:

执行标准:JIS L1096:2018 8.17.5 A法

行程设置:60mm往复行程(频率30次/min)

摩擦介质:#600砂纸或标准羊毛毡对磨件

温湿度控制:实验室维持20±2℃/65±4%RH环境条件

检测仪器

马丁代尔耐磨试验机:

核心组件:四工位独立测试单元(可扩展至8工位)

运动机构:Lissajous曲线驱动系统(长轴24±0.5mm/短轴60±0.5mm)

计数系统:光电编码器记录循环次数(分辨率±1次)

TABER线性磨耗仪: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