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塑料粘结强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6  

薄板塑料粘结强度检测是评估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依据ASTMD3163、ISO8510等国际标准体系,系统阐述拉伸剪切强度、剥离强度及耐久性测试三大核心项目,重点解析试样制备规范、加载速率控制及失效模式判定等技术要点,为工程验收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薄板塑料粘结强度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指标:

拉伸剪切强度:测量粘结界面对平行方向载荷的抵抗能力,反映材料在剪切应力下的失效阈值

T型剥离强度:评估柔性基材与刚性基材的界面结合质量,记录单位宽度剥离力变化曲线

环境耐久性:包含湿热循环(85℃/85%RH)、冷热冲击(-40℃~120℃)及化学介质浸泡等加速老化测试

蠕变性能:通过恒定载荷下的位移-时间曲线分析长期应力松弛特性

检测范围

材料类型应用领域粘接工艺
PP/PE薄膜层压板汽车内饰件复合热熔胶粘接
PC/PMMA光学组件电子设备屏幕封装UV固化胶粘接
ABS/PVC建筑板材医疗设备外壳组装环氧树脂结构胶
碳纤维增强塑料航空航天结构件氰基丙烯酸酯瞬干胶

检测方法

单搭接剪切试验(ASTMD3163)

试样尺寸25100mm,搭接长度12.50.25mm。使用液压伺服试验机以1.3mm/min速率加载至失效,记录最大载荷并计算τ=F/(bl)

180剥离试验(ISO8510-2)

制备25mm宽试样,以100mm/min速率剥离时采集前100mm数据段,剔除初始10mm波动值后取均值

楔形试验(ASTMD3762)

在23℃预置0.5mm厚不锈钢楔子后置于60℃/95%RH环境48小时,测量裂纹扩展长度评估湿热稳定性

红外光谱分析(FTIR)

采用ATR附件对失效界面进行化学表征,识别界面处官能团变化及污染物分布特征

检测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ENISO7500-1Class1)

载荷范围50N-50kN,配备0.5%精度测力传感器和激光引伸计非接触应变测量系统

恒温恒湿试验箱(IEC60068-2-78)

温控范围-70℃~180℃,湿度控制精度2%RH,内置空气循环速率调节装置

三维视频显微镜(VHX-7000)

配备20-5000倍连续变焦镜头和景深合成功能,实现失效界面的三维形貌重构分析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Q800)

-150℃~600℃温控范围,支持三点弯曲/单悬臂/剪切夹具配置,测定粘弹性参数变化规律

接触角测量仪(DSA100)

采用悬滴法测定基材表面能(OWRK模型),预测胶粘剂润湿铺展特性及界面结合潜力

数据采集规范要求

采样频率≥100Hz温度补偿误差≤0.1%FS/℃数据存储格式符合ASTME1942标准原始数据保留时间≥产品生命周期+5年

图1:典型粘结界面失效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分析示意图(包含弹性段、屈服点及断裂能计算区域)

注:所有试验需在GB/T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条件(232℃,505%RH)下进行预处理24小时后实施

失效模式判定准则(按ASTMD5573)

内聚破坏(CF):断裂面位于胶层内部≥95%面积占比

界面破坏(AF):断裂面位于基材/胶层界面≥95%面积占比

混合破坏(MF):CF与AF同时存在且任一占比<95%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