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卫生状况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9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读者健康与使用体验。本文依据GB/T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GB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系统阐述空气质量、微生物污染、物理环境三大类共12项核心指标的检测流程与技术要求,重点解析PM2.5、甲醛浓度、细菌总数等关键参数的测量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图书馆卫生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12项核心指标:

1.空气质量指标:PM2.5(≤75μg/m)、PM10(≤150μg/m)、甲醛(≤0.08mg/m)、TVOC(≤0.60mg/m)、二氧化碳(≤0.10%)

2.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2500CFU/m)、真菌总数(≤750CFU/m)、β-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

3.物理环境指标:温度(16-24℃)、相对湿度(40-80%)、噪声(≤55dB(A))、照度(≥300lx)

其中甲醛检测需区分装修材料释放与图书油墨挥发两种污染源;微生物采样需特别关注古籍文献区的曲霉菌属分布特征。

检测范围

检测区域应覆盖图书馆功能空间的全部类型:

1.读者活动区:普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儿童阅读区

2.文献存储区:开架书库、密集书库、古籍特藏室

3.服务配套区:检索大厅、自助借还区、卫生间

4.特殊环境区:缩微文献保存室、数字化加工室

采样点设置遵循GB/T18204.1-2013规定:每50㎡设置1个基础点,层高超过3m时增加垂直梯度采样。古籍特藏室需执行每20㎡加密布点方案。

检测方法

采用多维度综合检测技术体系:

1.气体污染物测定:甲醛使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T18204.2),TVOC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法(HJ644)

2.颗粒物监测:PM2.5/PM10执行β射线吸收法(HJ93),连续监测时长≥8小时

3.微生物采集:六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Andersen采样器),培养温度设定28℃1℃

4.物理参数测量:四合一环境测试仪进行温湿度/噪声/照度同步采集

特殊区域增加表面采样:使用RODAC接触平皿法检测图书封面菌落总数(限值≤20CFU/cm)。

检测仪器

主要设备配置清单及技术参数:

1.TSI8530型激光粉尘仪:粒径分辨率0.1μm,流量偏差≤3%

2.Interscan4160甲醛分析仪:电化学传感器精度5%F.S.

3.GASTigerVOC检测仪:PID传感器量程0-10000ppb

4.SASSuper180微生物采样器:流量28.3L/min5%

5.TES-1354H环境测试仪:照度量程0-200,000lx

仪器均通过CNAS认证实验室校准,现场操作严格遵循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规范。古籍文献区使用低流量采样装置(≤10L/min)防止纸质文物受损。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