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味感知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芥末味感知检测是通过科学方法量化分析芥末类产品的感官特性与化学成分的专业检测项目。核心检测指标包括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含量、挥发性物质分布及感官阈值测定等。检测过程需遵循ISO13301:2018感官分析标准及GB5009.XX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确保数据准确性与结果可重复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芥末味感知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

主要辛辣成分定量分析:测定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等关键致辣物质的浓度水平

挥发性物质谱图构建: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捕获并分析42种特征挥发性有机物

感官阈值测定:采用三点检验法确定不同人群对辛辣刺激的感知临界值

稳定性测试:评估光照、温度、pH值变化对风味物质衰减速率的影响

检测范围

产品类别具体对象适用标准
食品原料山葵根茎粉、辣根提取物、芥菜籽油树脂ISO5492:2008
加工食品芥末酱、调味膏体、膨化食品涂层GB4789.2-2022
工业中间体微胶囊化风味粉末、乳化香精基料AOAC990.03
药品辅料透皮贴剂刺激剂、鼻腔给药促渗剂USP<42>通则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采用C18反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系统(0-15min:30%-65%乙腈),柱温35℃,DAD检测器波长设定为240nm。该方法可同时测定6种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检出限达0.02μg/mL。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配备DB-WAX毛细管柱(6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条件:初始40℃保持3min,以5℃/min升至230℃保持10min。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EI),质量扫描范围m/z35-350。可建立包含128种挥发性成分的NIST标准谱库比对系统。

动态稀释嗅闻技术(DDO)

构建由质量流量控制器驱动的三级稀释系统(稀释比1:10^6),配合嗅觉检测端口实现气味活性值(OAV)的精确测定。测试人员需通过ISO8586:2012感官分析师认证。

加速氧化实验

采用Q10法则设计温度梯度实验:将样品分别置于25℃、35℃、45℃恒温箱中储存,定期取样测定AITC残留率。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活化能(Ea)及货架期预测模型。

检测仪器

Agilent1260InfinityIIHPLC系统

配备四元泵和柱温箱模块,支持多波长同步监测功能,满足复杂基质样品分离需求

ThermoScientificISQ7000GC-MS联用仪

搭载AEI源技术实现高灵敏度检测,配合ChromeleonCDS软件完成谱库自动匹配

GerstelOlfactometer多通道嗅闻仪

集成高精度质量流量计(MFC)和温控传输管线,支持8位并行嗅闻位点同步工作

SystechIllinois8700顶空分析仪

具备压力平衡式自动进样功能,搭配20位样品盘实现连续72小时无人值守运行

CEMDiscover微波消解仪

采用动态功率控制技术(DPC),可在15分钟内完成植物组织样品前处理过程

CascadeTE-20恒温恒湿

温度控制精度0.3℃,湿度波动度≤2%RH,内置多点无线数据记录系统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