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紫菜质量全面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紫菜质量评价体系包含5大类28项具体指标:
感官指标:干品色泽(黑紫色至紫褐色)、形态完整度(无可见杂质)、复水后弹性(横向拉伸强度≥15N/cm)、特有海藻腥味强度分级(三级评分法)。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干制紫菜≤12%)、灰分(≤7%)、粗蛋白(≥25%)、粗纤维(≤7%)、碘含量(180-500mg/kg)、藻红蛋白保留率(≥85%)。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即食产品≤310⁴CFU/g)、大肠菌群(MPN≤3.0/g)、霉菌酵母(≤50CFU/g)、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污染物限量:铅(≤1.0mg/kg)、无机砷(≤1.5mg/kg)、镉(≤0.5mg/kg)、多氯联苯(∑PCBs≤0.5mg/kg)、苯并[a]芘(≤5.0μg/kg)。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0.5g/kg)、二氧化硫残留(干制品≤50mg/kg)、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不得检出)。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6大类紫菜制品:
初级加工品:干紫菜片(规格1820cm/2020cm)、紫菜条(宽度3-5mm)、烘焙紫菜(水分≤5%)。
深加工产品:调味紫菜(酱油/芥末/辣椒风味)、即食紫菜脆片(厚度0.3-0.5mm)、紫菜粉(80-100目细度)。
特殊品类:有机认证紫菜(需验证JAS/ECOCERT证书)、婴幼儿辅食紫菜(钠含量≤120mg/100g)。
包装形式:复合铝膜袋装(氧气透过率≤0.5cm/m24h0.1MPa)、PET瓶装紫菜碎、大包装原料紫菜(10kg/箱)。
原料溯源:福建霞浦条斑紫菜、韩国济州岛坛紫菜、挪威深海紫菜等主要产区的重金属本底值差异分析。
检测方法
感官分析:依据GB/T35883-2018《海藻制品感官评价规范》,采用标准光源箱(D65光源)进行色泽比对,配备专业评鉴师团队进行盲样测试。
水分测定:执行GB5009.3-2016第一法直接干燥法,设定干燥箱温度1052℃,恒重时间4小时。
重金属检测:铅/镉采用GB5009.12-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总砷按GB5009.11-2014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
微生物检验:依据GB4789系列标准,沙门氏菌检测使用VIDAS全自动酶联荧光分析系统进行初筛。
农残分析: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按GB23200.113-2018进行GC-MS/MS检测,色谱柱选用DB-5MSUI(30m0.25mm0.25μm)。
检测仪器
基础设备组:ME204E电子天平(感量0.1mg)、DHG-9070A鼓风干燥箱(温控精度0.5℃)、SX2-4-10马弗炉(最高温度1200℃)。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茶叶籽油质量检测
下一篇:熟肉制品质量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