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药材质量检测是保障中药材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核心环节,重点涵盖有效成分含量、重金属残留、农药污染及微生物限度等关键指标。通过标准化分析方法与精密仪器结合,确保药材符合《中国药典》及国际规范要求,为药品生产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药材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项目:

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测定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等活性物质的含量阈值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筛查:铅、镉、砷、汞、铜五项必检指标

农药残留谱系检测:覆盖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386种农残化合物

微生物污染控制: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计数及致病菌特异性检验

理化特性验证:水分含量测定(甲苯法/烘干法)、灰分(总灰/酸不溶灰分)及浸出物标准

真伪鉴别体系:DNA条形码鉴定与显微特征比对双重验证机制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类别药材的质量控制:

分类维度具体范畴
药用部位根茎类(人参/黄芪)、果实类(枸杞/五味子)、全草类(薄荷/鱼腥草)等12大类
加工形态原药材(整枝/切片)、炮制品(炙/煅/炒)、超微粉体(粒径≤45μm)
应用领域中成药原料(提取物/浸膏)、保健食品基料(药食同源目录品种)
流通环节进口药材(乳香/没药)、GAP基地采收样品、市场流通商品监督抽检

检测方法

基于《中国药典》2020版通则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

色谱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适用于80%以上生物活性成分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挥发性成分及农残筛查首选方法

光谱技术应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重金属痕量分析(检出限0.01μg/kg)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快速鉴别药材基源与掺杂情况

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扩增测序:ITS2序列比对实现种属精准鉴定

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定掺伪成分快速筛查系统

传统检验手段

显微鉴别法:建立专属粉末特征图谱数据库(涵盖500种常用药材)

理化反应试验:包括泡沫指数测定、荧光显色反应等经典方法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符合ISO/IEC17025标准的精密分析设备:

仪器类别技术参数应用场景示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HPLC)C18反相柱(1.7μm),DAD/PDA双检测器系统三七皂苷R1/Rg1/Rb1同步定量分析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MS)质量范围5-2000m/z,动态线性范围≥10^6黄曲霉毒素B1/B2/G1/G2痕量检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波长范围200-980nm,分辨率≤0.1nm矿物类药材元素分布成像分析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2Compact数据库含1500+菌种信息口服中药制剂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检验冷冻干燥显微成像系统-50℃低温台配合20倍长工作距物镜冬虫夏草子实体微观结构解析X射线衍射仪(XRD)Cu靶Kα辐射源(λ=1.5406),扫描速度0.02/s矿物类药材晶型结构确证分析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仪(NIR)波长范围900-2500nm,PLS建模误差≤1.5%中药材产地溯源快速筛查模型构建全自动薄层色谱成像系统CAMAGTLCScanner4双波长扫描模块中药复方制剂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筛查超临界流体色谱仪(SFC)CO2流动相系统压力范围100-400bar脂溶性成分绿色分离技术应用研究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双道同测技术RSD≤1.5%砷汞元素形态分析及价态测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