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磷酸铁锂电池全面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1
检测项目磷酸铁锂电池检测体系包含基础性能验证与极限工况模拟两大类别。电化学性能测试涵盖开路电压测试(OCV)、直流内阻(DCR)、容量标定(0.2C/1C倍率)、能量密度计算及5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测定。安全性能测试包含过充至5V/3h、外部短路(80mΩ负载)、针刺穿透(φ3mm钢针)、挤压形变(13kN压力)四项破坏性实验。环境适应性测试需执行-40℃低温存储72h后恢复常温容量测试、85℃高温搁置8h漏电流监测以及温度冲击(-40℃↔85℃)20次循环验证。结构分析涉及正极材料LiFePO4纯度XR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磷酸铁锂电池检测体系包含基础性能验证与极限工况模拟两大类别。电化学性能测试涵盖开路电压测试(OCV)、直流内阻(DCR)、容量标定(0.2C/1C倍率)、能量密度计算及5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测定。安全性能测试包含过充至5V/3h、外部短路(80mΩ负载)、针刺穿透(φ3mm钢针)、挤压形变(13kN压力)四项破坏性实验。环境适应性测试需执行-40℃低温存储72h后恢复常温容量测试、85℃高温搁置8h漏电流监测以及温度冲击(-40℃↔85℃)20次循环验证。结构分析涉及正极材料LiFePO4纯度XRD定量(≥98%)、负极石墨层间距SEM测量(0.335-0.340nm)、隔膜闭孔温度DSC测定(1305℃)等微观表征。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覆盖单体电池至系统层级的全产品周期验证。单体电池需完成尺寸公差测量(0.2mm)、质量能量密度(≥120Wh/kg)验证及电解液泄漏率(≤0.1g/h)测试。模组层级重点评估串并联阻抗一致性(Δ≤5%)、温度场分布均匀性(ΔT≤5℃)及振动谱耐久性(20Hz-2000Hz/3h)。系统层级包含BMS功能验证(SOC估算误差≤3%)、热管理系统效能测试(温差控制≤8℃)及IP67防护等级认证。应用场景适配性检测需模拟电动汽车工况进行NEDC循环寿命测试(2000次容量≥80%),储能系统需通过72h连续1C充放电稳定性考核。检测方法
容量测试依据GB/T31486-2015标准执行恒流恒压充电(CC-CV)至3.65V截止,放电采用0.5C倍率至2.5V截止。循环寿命测试参照IEC62660-1建立45℃高温加速老化模型,每50次循环进行容量标定。热失控实验按GB/T36276要求搭建密闭燃烧舱,以1℃/min速率加热至触发thermalrunaway并记录最高温度值。X射线衍射分析采用θ-2θ联动扫描模式(10-80),利用Rietveld精修法计算LiFePO4相纯度。电解液成分分析通过GC-MS联用系统完成溶剂配比测定(EC:DMC=1:15%),水分含量采用卡尔费休法控制≤20ppm。检测仪器
关键检测设备包含蓝电CT3001A电池测试系统(电压精度0.05%FS),可同步记录256通道电池参数。热学特性分析使用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升温速率0.1-50K/min),配合Proteus软件计算反应活化能。微观结构表征采用FEINovaNanoSEM450场发射电镜(分辨率1nm)及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Cu靶Kα辐射)。安全性能测试配备ESPECPL-3KJ针刺试验机(穿刺速度25mm/s)及MTS810液压伺服挤压装置(压力分辨率0.1kN)。环境模拟使用WeissSH-642温湿度交变箱(-70℃~180℃)与LDSV955振动台(最大加速度100g)。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并定期进行量值溯源。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振动试验夹具可靠性检测
下一篇:拉拔试验价格新标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