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后锚拔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1
检测项目抗拔承载力、位移变形量、锚固深度验证、粘结强度测试、滑移量监测、破坏模式判定、荷载-位移曲线分析、弹性变形阶段评估、塑性变形阈值测定、残余承载力测试、循环加载性能、蠕变特性分析、环境温度影响测试、湿度敏感性验证、腐蚀条件下耐久性评估、振动疲劳性能、锚固剂固化强度测试、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界面剪切强度测定、预紧力损失率计算、锚固系统刚度系数测定、动态荷载响应特性、长期稳定性监测、应力分布均匀性分析、裂缝扩展趋势评估、材料微观结构检验、化学兼容性测试、热膨胀系数匹配性验证、电磁干扰耐受性测试检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抗拔承载力、位移变形量、锚固深度验证、粘结强度测试、滑移量监测、破坏模式判定、荷载-位移曲线分析、弹性变形阶段评估、塑性变形阈值测定、残余承载力测试、循环加载性能、蠕变特性分析、环境温度影响测试、湿度敏感性验证、腐蚀条件下耐久性评估、振动疲劳性能、锚固剂固化强度测试、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界面剪切强度测定、预紧力损失率计算、锚固系统刚度系数测定、动态荷载响应特性、长期稳定性监测、应力分布均匀性分析、裂缝扩展趋势评估、材料微观结构检验、化学兼容性测试、热膨胀系数匹配性验证、电磁干扰耐受性测试检测范围
混凝土结构后置锚栓、钢结构构件植筋锚固体、桥梁支座锚固系统、隧道衬砌锚杆装置、幕墙连接件锚固节点、输电塔基座锚栓群组、核电站预埋锚固件组合体、港口机械地脚螺栓系统装配式建筑套筒连接器组合体预应力筋端部锚具组件电梯导轨固定装置轨道交通减震支座吊车轨道紧固系统储罐基础抗浮锚杆风力发电机基座锚栓组大跨度空间结构索网节点地下连续墙对拉锚杆边坡防护预应力锚索既有建筑加固化学植筋地铁管片连接螺栓组水工结构闸门铰座核电安全壳预应力钢束检测方法
1.静载试验法:通过分级施加轴向拉力至设计荷载的1.5-2倍,记录荷载-位移曲线并观察破坏形态2.循环加载法:模拟地震或风振工况进行反复加卸载试验,评估锚固系统的疲劳特性
3.超声波检测法:利用脉冲回波技术测量锚固深度及内部缺陷分布
4.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实时监测锚固体系内部应力应变场分布特征
5.红外热成像法:通过温度场变化识别粘结缺陷区域
6.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评估腐蚀环境下锚固材料的耐久性能
7.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全场测量加载过程中的表面位移场演变
8.显微硬度测试:分析锚固界面过渡区的材料性能梯度分布
9.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残余应力分布及晶体结构变化
10.加速老化试验:模拟长期环境作用下的性能退化规律
检测标准
GB/T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GB50086-201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JT/T1158-2017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
TB/T3193-2016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
DL/T5181-2017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
JGJ/T271-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
ISO22477-5:2018岩土工程勘察和试验-锚杆试验方法
ASTME488/E488M-15混凝土结构用锚栓强度测试标准方法
EN1992-4:2018欧洲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第4部分:锚栓设计
检测仪器
1.液压千斤顶系统:配备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伺服控制系统,最大加载能力可达5000kN2.激光位移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分辨率达0.001mm,用于微变形监测
3.多功能数据采集仪:同步采集16通道信号,采样频率100kHz以上
4.超声波探伤仪:配备聚焦探头阵列,可进行三维缺陷成像
5.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空间分辨率1cm级,实现全长应力监测
6.电子显微镜:配备能谱分析模块(EDS),用于界面微观结构表征
7.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动态加载频率范围0.01-50Hz
8.环境模拟箱:温控范围-40℃~+150℃,湿度控制精度3%RH
9.三维光学测量系统:基于DIC原理实现全场应变测量
10.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采用sinψ法进行无损应力测试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透光率精密检测
下一篇:灰铸铁件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