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拉伸力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3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弹性模量、泊松比、比例极限、均匀延伸率、断裂韧性、应变硬化指数、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最大力延伸率、残余变形量、载荷保持能力、蠕变性能、应力松弛率、各向异性系数、包辛格效应值、循环加载特性、缺口敏感性、高温拉伸性能、低温拉伸性能、应变速率敏感性、层间剪切强度、界面结合强度、纤维增强效率系数、复合材料失效模式判定、生物相容性材料延展性评估
检测范围
钢板卷材、铝合金型材、钛合金锻件、铜合金线材、镁合金压铸件、不锈钢管材、高温合金叶片、弹簧钢带材、高分子塑料薄膜、橡胶密封圈件、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件、玻璃纤维增强构件、陶瓷基复合材料片材、混凝土钢筋试件、医用高分子导管制品、汽车安全带织带部件、航空航天紧固螺栓件、轨道交通轮轴锻件3D打印金属试样件生物可降解支架管材电子封装焊点模拟件建筑幕墙连接锚栓石油钻杆接头焊缝区域纳米涂层基体结合界面人工关节钛合金植入体锂离子电池极片材料光伏组件背板膜材风电叶片环氧树脂基体深海电缆护套材料
检测方法
静态拉伸法:依据GB/T228.1实施准静态加载,通过位移控制模式测定材料弹性阶段至断裂全过程力学响应。
高温蠕变试验:采用GB/T2039规定方法,在恒温恒载条件下监测材料随时间变化的塑性变形量。
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基于ISO12004-2标准实施全场应变测量,通过高速相机捕捉试样表面散斑位移场。
动态力学分析(DMA):依据ASTMD638执行周期性加载模式测定粘弹性材料的频率依赖性力学行为。
微纳米压痕法:参照ISO14577进行微观尺度力学性能测试,通过载荷-位移曲线反推局部弹性模量。
原位电子显微镜观测:结合SEM/TEM技术实时记录微观结构演变与宏观力学响应的对应关系。
多轴加载试验:按ASTME2208构建复杂应力状态验证材料本构模型的准确性。
声发射监测技术:通过ASTME1106标准采集材料损伤过程中的弹性波信号实现失效预警。
检测标准
GB/T228.1-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ISO6892-1:2019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常温试验方法
ASTME8/E8M-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标准
GB/T1040.1-2018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ISO527-2:201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ASTMD638-14塑料材料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
GB/T3923.1-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ISO37:201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ASTMC297/C297M-16平直夹层结构平面拉伸强度标准试验方法
JISZ2241:202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通则
检测仪器
电子万能试验机:配备0.5级精度传感器和全数字控制系统,支持5N~1000kN载荷范围的高精度测试。
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采用闭环伺服控制技术实现高频循环加载(最高50Hz),满足ASTME466耐久性测试需求。
非接触式引伸计系统:基于激光或视频原理实现0.5μm级应变测量分辨率。
环境箱集成系统:提供-70℃~+350℃温控范围和真空/惰性气体环境模拟功能。
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同步记录载荷/位移/应变/温度等多维度参数(采样率≥100kHz)。
显微硬度计联用装置:在拉伸过程中实现局部硬度值的动态标定。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系统:配置双CMOS相机实现全场三维应变场重构(空间分辨率≤10μm)。
声发射传感器阵列:采用宽带传感器(20kHz~1MHz)实现损伤源定位精度5m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泡沫体积检测
下一篇:螺纹通止规标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