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实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7-0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微核细胞计数率:统计每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中含微核的细胞数量,检测限≤0.1‰。
PCE/NCE比值测定:嗜多染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例分析,正常范围1.0-1.5,反映骨髓细胞增殖活性。
剂量-效应关系验证:设置3个染毒剂量组+阴性/阳性对照组,剂量间距系数≥2.0。
染毒周期设计:经口灌胃或注射给药,连续2次间隔24小时,末次给药后24小时取样。
骨髓细胞悬液制备:股骨冲洗液离心梯度1000rpm×5min,沉淀浓度调整至2×10⁶ cells/mL。
染色体畸变关联分析:Giemsa染色后观察染色体断片率,与微核阳性率进行相关性验证。
细胞毒性评估:当PCE/NCE<0.2时判定为强细胞毒性,需调整试验浓度。
微核形态学鉴定:直径1/5-1/20主核直径的圆形结构,边缘清晰且与主核无染色质连接。
自发微核率监测:阴性对照组微核率阈值≤0.3‰(CD-1品系)。
统计显著性分析:采用泊松分布检验,p<0.01判定为遗传毒性阳性。
检测范围
药品临床前研究: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制剂及中药注射剂的遗传毒性筛查。
工业化学品登记:依据REACH法规对产量>1吨/年的新化学物质进行强制检测。
农药登记评价: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的诱变性风险评估。
食品添加剂安全验证:防腐剂、着色剂及人工甜味剂的长期摄入风险分析。
化妆品原料管控:染发剂成分、紫外线吸收剂等透皮吸收物质的致突变性检测。
医疗器械浸提液测试:高分子材料溶出物及可沥滤物的体内遗传毒性评价。
环境污染物监测:水体多环芳烃、重金属等生态毒理指标评估。
辐射防护研究:电离辐射及紫外照射诱导的染色体损伤量化分析。
纳米材料安全性:粒径<100nm的金属/聚合物微粒生物相容性验证。
职业暴露评估:化工从业人员血液样本的接触生物标志物追踪。
检测标准
OECD TG 474: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国际标准操作规程。
GB 15193.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ISO 10993-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3部分:遗传毒性试验要求。
EPA OPPTS 870.5395:美国环保署遗传毒性测试指南。
ICH S2(R1):人用药物遗传毒性试验和结果分析国际协调标准。
GB/T 28647-2012:化学品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方法。
JJF 1825-2020:微核试验自动分析仪校准规范。
GBZ/T 240.17-2011:职业接触毒物危害评价第17部分:微核试验。
检测仪器
全自动细胞离心涂片机:制备厚度≤5μm的均一骨髓细胞玻片,转速可调范围500-1500rpm。
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配备488nm/594nm双波段滤光片,支持PCE特异性吖啶橙染色识别。
高通量细胞计数仪:采用图像识别算法,每小时可分析200张玻片的微核发生率。
低温生物样品库:-150℃深低温保存染毒样本,温控精度±0.5℃。
智能化灌胃给药系统:精密控制给药体积0.1-1.0mL,误差率≤0.5%。
梯度PCR仪:用于微核形成相关基因(如Bmn、Cdc20)的mRNA表达量检测。
流式细胞分选仪:通过CD71抗体标记分选PCE细胞群,分选纯度≥98%。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实验室细胞培养检测
下一篇:dnarna共提取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