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禽肉超高压杀菌效果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菌落总数检测: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超高压处理后禽肉样品中的总活菌数量,评估杀菌工艺对微生物的总体抑制效果,确保产品卫生指标符合食品安全限值要求。
致病菌灭活率检测:针对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PCR技术定量检测超高压处理后的存活率,验证杀菌工艺对特定病原体的消除能力。
蛋白质变性程度检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或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禽肉肌原纤维蛋白的热稳定性变化,评估超高压处理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破坏程度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脂肪氧化值检测:通过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禽肉中丙二醛含量,反映超高压处理过程中脂肪氧化产物的生成量,判断产品贮藏期间的氧化稳定性与货架期。
pH值变化检测:使用精密pH计监测禽肉样品在超高压处理前后的酸碱度波动,分析高压对肌肉组织代谢产物(如乳酸)释放的影响,关联产品新鲜度变化。
保水性测定:采用离心法或压榨法测量禽肉经超高压处理后的汁液损失率,评估高压对肌肉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及对产品持水能力的实际影响。
色泽稳定性检测:利用色差计测定禽肉表面L、a、b值变化,分析超高压处理对肌红蛋白氧化状态的改变,判断产品外观品质的维持效果。
质构特性分析:通过质构仪检测禽肉样品的硬度、弹性、咀嚼性等参数,评估超高压处理对肌肉纤维组织结构的改变程度及其对口感品质的影响。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检测:采用微量扩散法或自动化分析仪测定禽肉中氨基酸分解产生的氨及胺类物质总量,反映超高压处理对蛋白质腐败进程的抑制效果。
维生素保留率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禽肉中B族维生素等热敏性营养素在超高压处理后的残留率,评估非热杀菌技术对营养成分的保护能力。
检测范围
冷鲜整鸡产品:包括全禽及分割部位,超高压处理需考虑骨骼与肌肉厚度对压力传递均匀性的影响,检测时需针对不同部位取样以评估杀菌一致性。
冷冻禽肉制品:涉及速冻鸡胸、鸡腿等产品,检测需关注解冻与超高压协同处理对冰晶破坏细胞结构的加剧效应,评估微生物控制效果与质构变化。
禽肉调理食品:如预调味鸡块、禽肉丸等复合产品,检测需分析添加剂(盐、磷酸盐)与超高压的相互作用对水分活度及微生物耐压性的影响。
禽肉糜类制品:包括鸡肉肠、鸭肉酱等乳化型产品,超高压处理可能改变蛋白质凝胶特性,检测需聚焦微生物渗透路径与杀菌效率的关联性。
即食禽肉产品:如真空包装烤鸡、卤鸭等,检测需验证超高压对包装材料密封性及产品二次污染风险的防控能力,确保食用前微生物安全。
禽肉干制品:涉及肉松、肉干等低水分活度产品,检测需评估超高压对耐干燥菌(如霉菌)的灭活效果及对产品复水性的影响。
禽骨汤类产品:包括浓缩鸡汤、鸭骨高汤等液态制品,检测需关注超高压对汤体中悬浮颗粒与可溶性物质的均匀处理效果及风味物质保留率。
禽血制品:如血豆腐等特殊产品,检测需分析超高压对血红蛋白变性程度及凝血块结构的改变,评估感官品质与卫生指标平衡性。
禽皮及脂肪组织:高脂部位易在超高压过程中发生氧化,检测需针对性测定过氧化值及脂肪酸组成变化,评估副产品利用的安全性。
禽肉宠物食品:需满足动物饲料卫生标准,检测重点包括耐热芽孢杆菌灭活率及超高压对营养素生物利用率的影响,确保宠物食用安全。
检测标准
ISO 17410:2019《食品链微生物学 嗜冷微生物计数方法》:规定低温环境下微生物检测流程,适用于评估超高压处理对禽肉中嗜冷菌的抑制效果,确保冷藏产品货架期准确性。
ISO 21528-2:2017《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学 肠杆菌科检测与计数》:提供肠杆菌科定量检测方法,用于验证超高压对禽肉中常见腐败菌群的杀灭效率,支持工艺优化。
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明确菌落总数平板计数法操作规范,作为超高压杀菌效果评价的基础微生物指标依据。
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规定凯氏定氮法等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用于分析超高压处理对禽肉蛋白质变性程度的定量评估。
GB 5009.18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二醛的测定》:提供脂肪氧化产物丙二醛的检测标准,适用于超高压禽肉制品的氧化稳定性分析。
ASTM F1885-2018《食品高压处理标准指南》:涵盖高压处理参数设置与效果验证框架,为禽肉超高压杀菌工艺开发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GB 316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禽产品》:规定禽肉产品感官、理化及微生物限量要求,作为超高压处理效果合规性判定的终产品标准。
ISO 7218:2007《食品链微生物学 微生物检验一般要求》:规范微生物实验室通用操作准则,确保超高压禽肉检测过程中样本处理、培养及计数的结果可靠性。
检测仪器
超高压处理试验机:提供可控压力(100-600MPa)、温度与时间的处理环境,用于模拟工业生产条件,在检测中实现对禽肉样品的标准化杀菌处理。
微生物自动化检测系统:集成稀释、接种、培养及计数功能的高通量设备,可快速分析超高压处理后禽肉样品的菌落总数与致病菌残留量。
质构分析仪:配备穿刺、剪切等夹具的力学测试设备,用于量化超高压禽肉的硬度、黏弹性等参数,评估处理对肌肉组织结构的物理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高分辨率分离与紫外检测器,用于测定禽肉中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素在超高压处理后的含量变化,分析营养保留率。
色差计:通过Lab色彩空间测量禽肉表面颜色值,客观评价超高压处理对肌红蛋白氧化程度的影响,辅助感官品质判断。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消防栓水流形态检测
下一篇:液化石油气运输车GPS定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