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卤料香精同位素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碳同位素比值检测:测定样品中碳-13与碳-12的比值,用于区分天然植物源与合成香精成分,比值偏差可指示掺假或地理起源差异,是溯源分析的基础参数。
氢同位素比值检测:分析氢同位素如氘与氕的比值,反映香精原料的水分来源和气候条件,有助于验证产品真实性和产地标识准确性。
氧同位素比值检测:测量氧-18与氧-16的比值,用于判断香精是否来源于特定地理区域或加工过程,比值变化可揭示掺假或混合情况。
氮同位素比值检测:检测氮-15与氮-14的比值,适用于评估香精中氮源是否来自天然或合成途径,常用于有机认证和真实性鉴定。
硫同位素比值检测:分析硫-34与硫-32的比值,用于追溯香精原料的硫循环过程,可鉴别工业合成成分或自然来源的差异。
同位素丰度分析:全面测定多种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提供综合同位素指纹数据,用于多变量统计和来源模型构建。
同位素分馏系数测定:评估样品处理过程中同位素比值的变化程度,确保分析结果不受前处理影响,提高检测准确性。
样品前处理验证:检查样品提取、纯化和浓缩步骤的同位素稳定性,避免引入误差,是保证检测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仪器校准检查:定期使用标准物质校准检测设备,验证仪器精度和漂移情况,确保同位素比值测量符合规范要求。
数据质量控制:实施统计控制和重复性测试,监控检测过程的变异系数和不确定性,保障结果的可比性和有效性。
检测范围
天然香精提取物:从植物或动物源提取的纯天然香精,同位素检测可验证其来源真实性和是否掺入合成成分,确保产品天然宣称的准确性。
合成香精化合物:通过化学合成制备的香精物质,检测同位素比值以鉴别其与天然产品的差异,防止虚假标识。
复合调味料:由多种香精混合而成的调味产品,同位素分析用于评估各组分来源一致性,监控混合过程中的掺假风险。
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强风味的添加剂类香精,检测同位素以确认其合规性和安全性,支持法规符合性评估。
香料油树脂:从香料中提取的浓缩油树脂产品,同位素检测可追溯原料产地和加工方法,保障质量稳定性。
卤制食品样品:实际卤制食品中的香精成分,通过同位素分析评估香精渗透和残留情况,用于食品安全监测。
香精原料如八角桂皮:常见卤料原料的直接检测,同位素比值提供地理溯源信息,支持供应链透明度。
工业用香精:非食品级香精产品,检测同位素以区分用途和风险等级,应用于工业质量控制。
食用香精:直接用于食品的香精制剂,同位素分析验证其天然或合成属性,确保消费者权益。
调味酱料:含有香精的酱料产品,检测同位素比值以监控原料一致性和掺假可能性,维护产品信誉。
检测标准
ISO 19229:2015《气体分析 稳定同位素比值测量方法》:规定了气体样品中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测量程序,适用于香精挥发成分的同位素分析,确保数据可比性和准确性。
GB/T 35882-2018《食品稳定同位素比值测定方法》: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碳、氮等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技术,用于溯源和真实性鉴定,涵盖样品前处理和仪器要求。
ASTM E1868-2010《稳定同位素比值测量标准指南》:提供了稳定同位素比值测量的通用原则和程序,适用于香精检测中的方法验证和质量控制。
ISO 17034:2016《标准物质生产者能力要求》:涉及标准物质的生产和使用,确保同位素检测中使用的参考物质符合溯源要求,支持检测可靠性。
GB 5009.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检验通用规则》:作为食品检测的基础标准,规定了检测过程的基本要求,适用于香精同位素检测的总体框架。
检测仪器
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高精度质谱仪器,用于测量样品中稳定同位素的比值,如δ13C和δ15N,在卤料香精检测中提供同位素指纹数据,用于来源鉴别和掺假分析。
元素分析仪:自动化仪器,用于快速测定样品中碳、氮、氢等元素含量,联用质谱仪实现同位素比值分析,提高检测效率和样品通量。
气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联用仪:结合分离和检测功能,先通过气相色谱分离香精组分,再经质谱测定同位素比值,适用于复杂混合物中特定成分的分析。
液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联用仪:用于非挥发性香精成分的分析,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后测定同位素比值,扩展检测范围至高分子量化合物。
自动化样品制备系统:集成样品处理模块,实现提取、纯化和进样自动化,减少人为误差,确保同位素检测前处理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涂层指触干燥检测
下一篇:薄膜共混相容性DSC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