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片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9  

麦片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营养品质的重要环节,主要涵盖营养成分分析、污染物筛查及加工工艺合规性验证等核心内容。专业机构依据GB1964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等规范,通过理化分析、微生物培养及色谱技术等手段对蛋白质、脂肪、霉菌毒素等28项关键指标进行系统性检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麦片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营养组分与安全卫生指标两大维度:

营养成分:蛋白质(凯氏定氮法)、脂肪(索氏提取法)、碳水化合物(差值法)、膳食纤维(酶重量法)、维生素B族(HPLC法)及矿物质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法)

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GB 4789.2)、大肠菌群(GB 4789.3)、霉菌酵母菌(GB 4789.15)、沙门氏菌(GB 4789.4)及金黄色葡萄球菌(GB 4789.10)

污染物控制:铅/镉/汞重金属(GB 5009.12/15/17)、苯并[a]芘(GB 5009.27)、黄曲霉毒素B1(GB 5009.22)

农残筛查:有机磷类(GB 23200.113)、拟除虫菊酯类(GB 23200.8)等56种农药多残留分析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甜味剂(糖精钠/安赛蜜)、抗氧化剂(TBHQ/BHA/BHT)的HPLC定量分析

物理特性:水分活度(露点法)、过氧化值(滴定法)、酸价(电位滴定法)及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

检测范围

麦片检测覆盖全产业链质量控制节点:

原料验收:燕麦/小麦/玉米等谷物原料的农残本底值及真菌毒素污染筛查

加工过程:烘焙/膨化工艺产生的丙烯酰胺(LC-MS/MS法)、热处理对维生素保留率的影响评估

成品检验:即食型/冲泡型产品的复水性测试(粘度测定仪)、营养标签符合性验证

包装材料:复合膜袋的溶剂残留(GC-FID法)、塑化剂迁移量(GB 31604.1)及密封性测试

:婴幼儿谷物辅食的阪崎肠杆菌专项检测(GB 10769)、无麸质麦片的麸质蛋白残留ELISA检测

检测方法

基于不同指标特性采用标准化分析方案:

理化指标组:执行GB 5009系列标准方法体系,水分测定采用直接干燥法(105℃±2℃恒重),灰分按马弗炉550℃灼烧法操作

:依据GB 4789系列规范进行梯度稀释培养,霉菌酵母菌检测选用孟加拉红培养基28℃培养5天

:重金属采用微波消解-ICP-MS联用技术;真菌毒素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FLD完成定量

:QuEChERS前处理结合GC-MS/MS和LC-MS/MS双平台筛查,满足GB 23200系列多残留分析要求

:维生素B1/B2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GB 5009.84-2016),铁/锌元素执行GB 5009.90-2016火焰原子吸收法

检测仪器

现代化实验室配置专用分析设备集群: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GFAAS)及微波消解工作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脂肪测定仪及纤维分析系统(ANKOM A2000i)

:二级生物安全柜、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及实时荧光PCR仪(致病菌快速筛查)

:质构分析仪(TA.XT Plus)用于硬度/脆度测试,激光粒度仪(Mastersizer 3000)分析颗粒均匀度

: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pH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恒温恒湿培养箱集群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燕麦奶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