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9  

小茴香作为药食两用原料,其质量安全需通过系统性检测保障。专业检测涵盖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指标及有效成分分析等核心项目,采用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标准化方法进行精准测定。本文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重点阐述关键检测流程与技术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小茴香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

安全性指标: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含敌敌畏、氯氰菊酯等23项)、铅/镉/砷/汞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分析

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计数及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筛查

理化特性:挥发油含量(以茴香脑计)、水分活度、灰分总量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DNA条形码鉴定(ITS2序列分析)、显微特征鉴别(油管细胞形态学检验)

检测范围

适用于不同形态及加工阶段的小茴香产品:

原料类:整粒籽实、破碎颗粒、初级粉体(过40目筛)

:精油提取物(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₂萃取)、调味粉剂(复合配方产品)

:预包装食品原料(执行GB 16740-2014)、药用饮片(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

:需符合欧盟EC 1881/2006重金属限量、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药残留标准

检测方法

:GB 23200.113-201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MS),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实现54种农药同步筛查

:GB 5009.268-20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完成多元素定量分析,检出限达0.001mg/kg

:《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4 水蒸气蒸馏法,控制蒸馏时间4小时±5分钟,二甲苯接收器定量收集

: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培养计数法,包括平板倾注法(菌落总数)、MPN法(大肠菌群)及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致病菌)

:参照ISO 21571:2005 进行ITS2序列扩增与数据库比对(BLASTn算法),相似度阈值设定≥99%

检测仪器

仪器类别具体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色谱系统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质量数范围10-1050amu,扫描速度≥20,000amu/s

注:所有检测活动均依据现行有效版本的国家标准及国际规范执行。

.reference { font-size: 0.9em; color: #666; margin-top: 20px; } table { width: 100%;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margin: 15px 0; } th, td { padding: 8px; text-align: left; border: 1px solid #ddd; } th { background-color: #f5f5f5; } ul { padding-left: 20px; } li { margin-bottom: 8px; } p { line-height: 1.6; } h2 { color: #2c3e50; margin-top: 25px; padding-bottom: 5px; border-bottom: 2px solid #3498db; } strong { color: #2980b9; }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