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9  

珍珠检测是鉴定其品质与真伪的核心技术流程,涵盖物理特性分析、成分测定及结构观测三大维度。专业检测需依据GB/T18781-2008等标准规范实施,重点把控珍珠层厚度、微量元素含量及表面微结构特征参数。现代实验室通过光谱学技术结合显微成像系统实现无损检测,确保数据客观性与结果准确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珍珠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物理参数测量与深层结构分析两大类别。基础物理参数涵盖直径允差(±0.25mm)、形状分级(正圆/近圆/椭圆/异形)、光泽度(反射率≥85%为A级)、表面洁净度(瑕疵面积≤10%)及匹配性(色差ΔE≤3.0)五项核心指标。深层分析涉及珍珠层厚度测量(养殖珠≥0.3mm)、文石晶体取向度(XRD半峰宽≤0.5°)、有机基质含量(热重分析1.5-4.0%)及微量元素谱(ICP-MS测定Sr/Mn/Cu比值)。特殊检测项目包括辐照改色鉴定(ESR波谱分析)、染色处理识别(显微拉曼光谱)以及树脂充填判别(红外特征峰分析)。

检测范围

现行检测标准覆盖四大类珍珠制品:天然海水珠(南洋珠/大溪地珠/日本Akoya)、淡水养殖珠(无核/有核)、贝附珠(Mabe珠)及再生珠。特殊品类包含古董珍珠的年份鉴定(碳14测年法)与处理历史追溯。仿制品鉴别对象涉及塑料仿珠(密度1.05-1.20g/cm³)、玻璃仿珠(折射率1.50-1.70)及贝壳粉压制珠(显微结构观测)。地域特征鉴别可区分中国淡水珠(高Mn低Sr)、澳大利亚南洋珠(Sr/Mn>10)及大溪地黑珍珠(Cu含量≥50ppm)。

检测方法

光学显微术采用200倍微分干涉显微镜观测表面生长纹与瑕疵分布,配合三维形貌重建系统计算表面粗糙度Ra值。X射线透射成像系统可无损测定珠核尺寸与珍珠层厚度分布曲线。拉曼光谱法通过1085cm⁻¹(文石ν1振动峰)与702cm⁻¹(方解石特征峰)的强度比判定矿物相纯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记录200-800nm吸收光谱,结合CIE LAB色度系统量化体色与伴色特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23种微量元素构成比,其中Sr/Ba比值可有效区分海水与淡水养殖环境。

检测仪器

高精度数显千分尺(分辨率0.001mm)配合V型槽夹具完成直径测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配备405nm激光源与XYZ纳米位移台,实现亚微米级表面形貌测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ATR附件采集4000-400cm⁻¹波段指纹图谱,识别树脂充填特征峰。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配备多毛细管光学系统,对珍珠表层进行元素面分布分析。纳米压痕仪测定珍珠层硬度(HV 2.5-4.5GPa)与弹性模量(60-90GPa)。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配合专业级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珍珠光泽度指数GI值。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玉佩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