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色牢度测试结果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摩擦色牢度测试是评价纺织品耐摩擦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主要依据GB/T3920、ISO105-X12等标准执行。本文系统阐述该测试的检测项目分类、适用范围界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及关键仪器配置要求,重点解析干/湿摩擦试验差异及评级控制要点,为纺织品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摩擦色牢度测试涵盖三大核心项目:干摩擦色牢度、湿摩擦色牢度及多纤维沾色试验。干摩擦测试模拟日常干燥接触场景下的颜色转移情况;湿摩擦测试评估材料在湿润状态下的颜色保持能力;多纤维沾色试验通过标准贴衬织物量化不同纤维材料的交叉污染风险。

特殊应用场景需增加专项测试:汽车内饰材料执行ISO 105-X16动态摩擦测试;皮革制品参照QB/T 2537进行往复式摩擦试验;户外纺织品需结合光照老化预处理后的耐摩擦性能评估。

检测范围

本测试适用于各类染色/印花纺织品的质量管控:服装面料(含婴幼儿纺织品)、家用纺织品(床品/窗帘)、产业用纺织品(汽车内饰/医用织物)及鞋材箱包等制品。具体涵盖棉、麻、丝、毛天然纤维及其混纺织物;涤纶、锦纶等合成纤维制品;涂层/层压复合织物。

特殊材质需注意测试限制:弹性织物(氨纶含量>5%)应控制拉伸率不超过10%;植绒/烫金材料需预先进行表面处理;荧光/夜光功能性面料需采用专用评级光源。

检测方法

标准测试流程包含四个阶段:试样制备阶段要求样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平衡24小时;仪器调试阶段确保摩擦头压力达到(9±0.2)N;试验执行阶段干摩擦采用圆周运动路径(直径20mm),湿摩擦需控制含水率100%±5%;结果评定阶段使用灰度卡对照光源箱进行双盲评级。

关键参数控制要点:干摩擦次数设定为10次往复运动(行程104mm),湿摩擦需在试样干燥后评级;多纤维贴衬织物应包含羊毛、棉、粘胶等六种标准纤维;评级环境照度维持600lx以上。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为电子式摩擦色牢度试验机,须满足以下技术规范:压力控制系统精度±0.1N;行程定位误差≤0.5mm;往复频率(1±0.1)次/秒;配备标准摩擦头(直径16mm平面或特定曲率弧面)。辅助设备包括恒温恒湿箱(温度20±2℃,相对湿度65%±4%)、标准光源箱(D65光源)及电子天平(精度0.01g)。

仪器校准遵循JJF 1071计量规范:压力传感器每季度进行三点校准;行程测量系统年度校验;摩擦头曲率半径每月核查。设备维护需定期更换磨损夹具,清洁导轨润滑系统,确保试样夹持力均匀稳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