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复合材料短梁强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聚合物复合材料短梁强度检测是评估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关键手段,主要依据ASTMD2344标准执行。检测重点包括试样几何精度控制、跨厚比参数优化及破坏模式分析。专业实验室需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精确获取层间剪切强度数据,并同步记录载荷-位移曲线以验证材料失效机理的合规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聚合物复合材料短梁强度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层间剪切强度(ILSS)测定:通过标准化三点弯曲试验获取材料层间结合强度参数

破坏模式分析:采用显微观察技术判定试样失效类型(基体开裂/分层/纤维断裂)

载荷-位移曲线采集:记录全程力学响应特征曲线

表观剪切应力计算:基于最大载荷与试样几何参数进行理论推导

环境适应性验证:包含温湿度预处理后的强度保持率测试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以下材料体系:

树脂基复合材料:涵盖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等热固性体系及PEEK等热塑性基体

增强体类型:碳纤维(T300/T800)、玻璃纤维(E-glass/S-glass)、芳纶纤维及其混杂体系

成型工艺范围:包含预浸料热压罐成型、RTM工艺及3D编织复合材料

应用领域覆盖:航空航天结构件(机翼/机身)、风电叶片主梁帽、汽车承力部件等

检测方法

标准检测流程依据ASTM D2344规范实施:

试样制备

尺寸要求:长度20±0.1mm × 宽度6±0.1mm × 厚度2±0.05mm

加工规范:水冷金刚石刀具切割,边缘倒角半径≤0.1mm

状态调节:23±2℃/50±5%RH环境下平衡48小时

试验参数设置

跨厚比控制:支撑跨距与试样厚度比值为5:1

加载速率设定:1mm/min恒定位移控制模式

环境条件:标准实验室环境或特定温湿度箱体(-55℃~150℃)

数据采集系统

载荷传感器精度等级:0.5级(误差≤±0.5%FS)

位移分辨率:≤1μm

采样频率:≥100Hz连续记录模式

失效判据

典型破坏特征:中性面附近45°斜裂纹扩展

异常情况处理:纤维拉伸断裂或局部压溃数据需剔除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应配置以下设备系统:

电子万能试验机

载荷容量:50kN级精密测力系统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