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气密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3  

玻璃气密性检测是评估材料密封性能的关键技术指标,主要针对建筑幕墙、中空玻璃及特种工业用玻璃制品。核心检测参数包括泄漏率测定、压力衰减测试与渗透系数分析,需依据ASTME2188、GB/T11944等标准规范执行。本文系统阐述检测要素的技术内涵与实施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玻璃气密性检测涵盖三大核心指标:气密性等级判定、单位面积泄漏率量化分析以及渗透系数精确测量。其中气密性等级依据EN 1279-3标准划分为Class 1至Class 4四个等级体系;泄漏率测试需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23±2℃/50±5%RH)进行动态监测;渗透系数测定则涉及水蒸气透过率(WVTR)与气体扩散系数的同步计算。

附加检测项目包括:密封胶接缝完整性评估、角部应力集中点泄漏定位、温度循环(-40℃~80℃)后的密封性能验证以及紫外线老化(3000小时QUV测试)后的材料耐久性测试。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以下玻璃制品:建筑幕墙单元件(最大尺寸3000×4500mm)、真空玻璃组件(间隙层≤0.3mm)、夹层玻璃复合体(PVB/SGP/EVA中间膜)、Low-E镀膜中空玻璃以及航天器舷窗特种玻璃。

特殊应用场景包含:医疗设备灭菌舱观察窗(需满足ISO 13408-1无菌要求)、深潜器耐压观察窗(工作压力≥10MPa)、光伏组件封装玻璃(IEC 61215标准)及高铁前挡风玻璃(EN 12663抗震要求)。

检测方法

1. 差压法:依据ASTM E283标准建立0~700Pa压力梯度,通过压差传感器(精度±0.25%FS)记录压力衰减曲线,计算单位时间泄漏量。适用于建筑幕墙现场检测。

2. 氦质谱检漏法:采用真空室法(灵敏度1×10-9 Pa·m3/s)或喷吹法进行微泄漏定位,符合ISO 20486标准要求。主要用于航天级玻璃密封检验。

3. 红外热成像法:利用FLIR T1020热像仪(热灵敏度<20mK)捕捉温度场分布差异,通过ANSYS CFX软件进行气体渗流模拟分析。

4. 示踪气体法:采用SF6作为示踪介质(浓度检测限0.1ppb),结合气相色谱仪(GC-2014C)进行渗透路径解析。

检测仪器

1. 差压式气密仪:配备双通道压力传感器(Druck DPI 610)、PID控制电磁阀组(响应时间<50ms),测试舱容积可调范围0.5~5m³。

2. 氦质谱检漏系统:包含Leybold PHOENIX L300i检漏仪(最小可检漏率5×10-12 mbar·l/s)、分子泵组(极限真空≤5×10-7 mbar)。

3. 环境模拟试验箱:可实现-70℃~+150℃温度控制(波动度±0.5℃)、10%~98%RH湿度调节(精度±2%RH),集成太阳辐射模拟模块(辐照强度1000W/m²)。

4. 激光干涉仪:ZYGO Verifire MST(波长632.8nm)用于测量玻璃微变形量,空间分辨率达0.1nm,配合气压加载装置进行应变-泄漏关联分析。

所有仪器均需定期进行NIST溯源校准:压力传感器执行JJG 882-2019规程;热像仪依据GB/T 19870-2005进行黑体辐射校准;质谱仪每季度使用标准漏孔(PTB认证)进行系统校验。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