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胶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4  

植筋胶成分检测是评估其力学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技术环节,重点涵盖主成分分析、固化特性、有害物质限值及耐久性指标等核心项目。通过标准化方法验证材料是否符合GB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等行业规范要求,确保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可靠应用。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植筋胶成分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基础物化指标、固化性能参数、有害物质限值及长期耐久性验证。

基础物化指标涵盖密度(GB/T 13354-1992)、粘度(GB/T 2794-2013)、固含量(GB/T 1725-2007)等基础参数测定。其中粘度测试需区分未固化态与初凝阶段的流变特性差异。

固化性能验证包括凝胶时间(ASTM D2471)、抗压强度(GB/T 2567-2021)、钢-钢拉伸剪切强度(ISO 4587)等关键力学指标。特别需关注不同温度(5℃/23℃/40℃)条件下的固化曲线变化。

有害物质筛查执行GB 1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重点监测苯系物(GC-MS法)、游离甲醛(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可溶性重金属(ICP-OES)等毒性成分。

耐久性评估包含湿热老化(85℃/85%RH)、冻融循环(-25℃~+50℃)、耐介质(酸/碱/盐溶液浸泡)等加速老化试验,测试周期通常不低于1000小时。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各类化学锚固材料:

按基材分类:环氧树脂基/乙烯基酯基/不饱和聚酯基胶体

按固化方式:室温固化型/低温固化型/水下固化型

按承载等级:普通型(≤8.8级)/高强型(≥10.9级)螺栓锚固系统

特殊场景用胶:耐高温型(≤300℃)/抗震型/潮湿面施工型

需特别说明的是:对于植入混凝土基体的复合体系,应同步检测混凝土-C30~C60强度等级试块的界面粘结强度衰减率。

检测方法

主成分定性分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特征官能团识别(ASTM E1252),结合热重分析仪(TGA)测定树脂/填料比例(ISO 11358)。X射线荧光光谱(XRF)用于无机填料元素组成测定。

力学性能测试依据JG/T 340-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使用万能试验机(精度等级1级)进行压缩强度(加载速率1.5mm/min)、拉伸剪切强度(夹具间距100mm)测定。

有害物质检测执行HJ 647-2013标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离子色谱仪测定可溶性氟化物;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定量铅、镉等重金属。

耐久性试验采用氙灯老化箱(ISO 4892-2)模拟紫外辐照,盐雾箱(GB/T 10125)进行Cl-侵蚀试验。电化学工作站测量极化电阻评估钢筋锈蚀风险。

检测仪器

仪器类型技术参数应用场景
旋转流变仪剪切速率范围0.01~1000s-1未固化胶体触变性分析
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量程300kN/精度±0.5%压缩/拉伸强度测定
同步热分析仪TGA-DSC同步测量/-70~1600℃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三维视频显微镜500倍率/景深合成功能固化界面微观形貌观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EI源/质量范围1-1050amu有机挥发物定性与定量
电化学工作站阻抗频率范围10μHz~1MHz钢筋腐蚀电位监测
恒温恒湿试验箱-40℃~+150℃/湿度20~98%RH湿热老化试验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范围0.01~3500μm填料粒径分布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1100nm游离甲醛定量分析
X射线衍射仪Cu靶Kα辐射/2θ角5°~80°晶体填料物相鉴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