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食品参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6  

茶叶及食品参数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系统阐述感官指标、理化成分、污染物残留等核心检测项目分类,重点解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等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操作要点与仪器配置要求,为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专业技术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茶叶类产品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感官品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水分含量、灰分测定、水浸出物总量、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等理化指标;重金属残留(铅、镉、砷、汞)、农药残留(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安全指标;以及原产地鉴别特征成分分析。

食品类产品核心检测参数涵盖: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污染物(黄曲霉毒素、苯并芘)、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苏丹红)、微生物污染(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转基因成分筛查等质量安全指标。

检测范围

茶叶检测覆盖六大茶类及其制品:绿茶(龙井、碧螺春等)、红茶(祁红、滇红等)、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等)、白茶(白毫银针、寿眉等)、黄茶(君山银针)、黑茶(普洱茶),以及速溶茶粉、茶饮料等深加工产品。

食品检测涉及28大类加工食品:包括乳制品(巴氏杀菌乳、发酵乳)、肉制品(腌腊肉、酱卤肉)、食用油(植物油、动物油)、调味品(酱油、食醋)、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粮食加工品(小麦粉、挂面)、糕点(面包、月饼)、保健食品等功能性食品。

检测方法

感官检验依据GB/T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采用专业评茶室环境控制与标准审评器具组合法。理化指标测定执行GB5009系列标准:水分测定采用直接干燥法(GB5009.3),灰分测定使用马弗炉灼烧法(GB5009.4),茶多酚含量检测参照酒石酸亚铁比色法。

色谱分析技术应用广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GB23200.11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食品添加剂(GB5009.28)。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执行重金属检测(GB5009.1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实现多元素同步分析。

检测仪器

基础实验室配置包含:电子天平(0.1mg精度)、干燥箱(1℃控温精度)、马弗炉(最高1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1100nm)。精密分析仪器需配备:气相色谱仪(ECD/FPD检测器)、液相色谱仪(DAD/FLD检测器)、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火焰原子化器)。

专项检测设备包括:微生物培养箱(温度均匀性0.5℃)、PCR仪(基因扩增检测转基因成分)、酶标仪(ELISA法快速筛查毒素)。前处理设备需配置旋转蒸发仪(真空浓缩装置)、固相萃取装置(样品净化处理)、微波消解仪(重金属样品制备)等配套系统。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