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652乳胶粘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6  

ISO1652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天然橡胶乳胶粘度测定制定的核心标准,规定了实验室条件下旋转粘度计法的操作规范与技术参数。本文重点解析该标准的检测项目分类、适用材料范围、方法执行流程及仪器选型要求,旨在为橡胶制品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符合国际规范的粘度检测技术指引。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ISO1652标准涵盖的检测项目体系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表观粘度测定:在标准温度(250.5℃)下测量乳胶试样在特定剪切速率下的流动阻力

温度稳定性验证:评估试样在测试过程中温度波动对粘度值的敏感性

剪切速率相关性分析:通过改变转子转速获取不同剪切条件下的粘度变化曲线

样品均匀性评估:对同一批次试样进行多点取样测试以确认材料均一性

仪器校准验证:采用标准粘度液进行设备计量溯源性核查

检测范围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严格限定于以下材料体系:

天然橡胶乳胶基础型:总固体含量20%-67%的未改性天然乳胶

浓缩乳胶制品:包括离心法、蒸发法、膏化法制备的高浓度天然乳胶

预硫化乳胶:硫磺硫化体系处理的保存期稳定性测试样本

工业应用型乳胶

特殊保存状态样本

检测方法

标准方法执行流程分为六个阶段:

试样制备阶段

取样前充分搅拌原液至均匀状态(搅拌速度≤2000rpm)

静置消泡处理时间≥30min且≤24h

试样量不少于500mL并密封保存于恒温环境

仪器准备阶段

选择符合标准几何尺寸的转子系统(推荐SC4-31型转子)

设定恒温水浴循环系统温度精度0.1℃

校准扭矩传感器零点漂移值≤满量程的0.5%

测量程序阶段

将试样注入测量杯至指定刻度线(液面距杯口5mm)

平衡时间≥15min使试样温度稳定至250.5℃

启动转子至目标转速(通常设定60rpm)并保持30s后读数

数据采集阶段

连续记录3次有效测量值(波动范围≤2%)取平均值

当转速变化时需重新平衡温度后再行测量

记录环境温湿度参数(建议控制在232℃,5010%RH)

结果计算阶段

按公式η=Kα计算表观粘度值(K为仪器常数,α为扭矩百分比)

修正非牛顿流体特性引起的剪切稀化效应误差值

比对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

报告编制阶段

注明测量仪器的型号规格及校准证书编号

记录试样批号、保存条件及前处理工艺参数

异常数据需备注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检测仪器

满足ISO1652要求的完整仪器系统应包含以下组件:

仪器类别技术参数要求功能说明

旋转式粘度计主机系统

-扭矩测量范围:0.1μNm~200mNm

-转速精度:0.5%设定值

-RS232数据接口

-最小分辨率:0.1mPas

构成核心测量单元的三大部分需整体校准并建立联动控制协议,确保温度-转速-扭矩参数的同步采集精度。

恒温循环水浴装置

-控温范围:15℃~40℃

-温度稳定性:0.02℃/h

-循环流量:≥10L/min

-PT100级温度传感器

专用转子组件

-SC4-31型不锈钢转子

-直径公差:0.02mm

-表面粗糙度Ra≤0.4μm

-同轴度误差≤0.01mm

辅助设备配置要求:






计量溯源要求:






注:仪器选型时需特别注意转子的几何参数必须严格符合标准中规定的直径比(D/d=3.150.05)、浸入深度(≥65mm)等关键尺寸要求。

环境控制系统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