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食品粘合剂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食品粘合剂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12项核心指标:
化学成分分析:合成树脂单体残留量(如乙酸乙烯酯)、天然胶体纯度(明胶羟脯氨酸含量)、防腐剂(苯甲酸及其盐类)定量分析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CFU/g)、大肠菌群(MPN/g)、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筛查
物理性能测试:粘度(Brookfield法)、pH值(25℃0.5)、固含量(105℃恒重法)、持水性(离心分离法)
功能性验证:粘结强度(万能材料试验机)、耐温性(-18℃~180℃梯度测试)、溶解时间(37℃模拟消化液)
检测范围
现行检测标准涵盖三大应用领域:
原料类型:
天然类:动物源明胶/鱼胶、植物源淀粉/阿拉伯胶
合成类:聚乙酸乙烯酯(PVAc)、聚乙烯醇(PVA)
复合类:改性纤维素/海藻酸钠混合物
加工环节:
原料验收:供应商提供的初加工产品
生产过程:在线混合制剂质量控制
成品检验:终产品出厂前全项检验
应用场景:
肉制品重组加工用粘结剂
烘焙食品表面装饰粘合材料
糖果制品多层结构固定剂
检测方法
依据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ISO21415国际标准实施:
化学分析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挥发性单体残留测定(检出限0.01mg/kg)
高效液相色谱(HPLC):非挥发性添加剂定量分析(RSD≤2.5%)
凯氏定氮法:蛋白质基粘合剂总氮量测定(精确至0.1mg)
微生物学方法:
平板计数法:需氧菌总数测定(培养温度30℃1)
MPN法:大肠菌群最可能数统计(三级九管法)
PCR快速检测:致病菌特异性基因片段扩增
物理测试法:
旋转粘度计:非牛顿流体粘度曲线绘制(剪切速率0.1-100s⁻)
TGA热重分析仪:热稳定性测试(升温速率10℃/min)
质构分析仪:粘结强度测定(探头型号TA-25)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应配置以下设备系统:
色谱系统组: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GC-MS/MS):质量范围10-1050amu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HPLC):最大压力15000psi
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灵敏度0.1nS/cm
光谱系统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辨率4c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1100nm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石墨炉升温速率2000℃/s
物性测试组:
流变仪:扭矩分辨率0.1μNm
恒温恒湿箱:温度波动0.5℃/湿度2%RH
生物安全柜:洁净度ISO5级标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手机膜成分精密检测
下一篇:塑料薄膜MSDS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