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食品抗氧化剂配方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食品抗氧化剂配方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基础理化指标、功能特性验证及安全风险评估。基础理化指标涵盖主成分含量测定(如TBHQ、BHT、维生素E等)、pH值、溶解度、水分活度及密度测试;功能特性模块重点评估抗氧化效能(DPPH自由基清除率、过氧化值抑制率)、热稳定性(热重分析)及光稳定性(紫外加速老化试验);安全风险维度包含重金属残留(铅、砷、汞)、溶剂残留(正己烷、乙醇)、微生物污染及致敏原筛查。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三类主要抗氧化剂类型:1.合成型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主要应用于油脂制品;2.天然提取物(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常见于肉制品及烘焙食品;3.复合型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生育酚)多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应用场景包含高温加工食品(≥150℃)、高水分活度产品(aw>0.85)及长保质期产品(≥12个月),需针对性调整检测参数。
检测方法
现行主流分析方法包括: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定量分析BHT/BHA/TBHQ等酚类抗氧化剂,流动相采用甲醇-水体系(85:15),C18色谱柱分离;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挥发性抗氧化剂残留,顶空进样模式配合DB-5MS毛细管柱;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痕量重金属检测,检出限达0.01μg/kg;4.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SR)动态监测自由基清除过程;5.加速氧化实验箱模拟长期储存条件(40℃/75%RH),通过过氧化值(PV)和酸价(AV)变化评估实际防腐效能。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配置应包含:1.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HPLC-QqQ)实现多组分同步定量;2.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酸价与过氧化值;3.微波消解系统配合原子吸收光谱仪完成重金属前处理与测定;4.动态水分吸附分析仪(DVS)评估吸湿性对稳定性的影响;5.氧弹式热量计测定氧化诱导期(OIT);6.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分子结构确证;7.流变仪测试添加抗氧化剂后产品质构变化。所有设备均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并通过CNAS认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皮革清洗剂成分检测
下一篇:柠檬酸运输鉴定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