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5665-1995 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11 10:23:15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T 15665-1995 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标准中涉及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配糖氢氰酸的含量测定。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检测豆类中配糖氢氰酸的含量。

检测方法:

该标准中使用的主要检测方法是化学分析方法,具体是利用蒸馏和滴定法进行检测。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样品中的氰苷水解为氢氰酸,然后通过蒸馏将氢氰酸释放,并使用滴定法进行测量。

涉及产品:

《GB/T 15665-1995》标准适用于包括大豆、红豆、绿豆等在内的各种豆类产品。通过这个标准,可以确保这些豆类产品中的配糖氢氰酸含量符合安全标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GB/T 15665-1995 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

标准号:GB/T 15665-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08-18

实施日期:1996-06-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5665-1995 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豆类配糖氢氰酸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豆类配糖氢氰酸测定。GB/T15665-1995豆类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GB/T15665-1995

GB/T 15665-1995 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

Pulses-Determination of glycosidic hydrocyanic acidGB/T15665-1995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2164:1975《豆类--配糖氢氰酸测定》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豆类配糖氢氰酸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豆类配糖氢氰酸测定。2引用标准

GB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3原理

豆类中配糖体氢氰酸经水解后,进行水蒸气蒸馏,蒸出的氢氰酸被碱液吸收,以碘化钾作指示剂,用硝酸标准溶液滴定氢氰酸,银离子首先与氢氰酸根离子络合反应,形成可溶性络合物[Ag(CN),),到达终点时,多余的硝酸银与碘离子反应,生成持续浑浊沉淀,指示终点,以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氢氰酸的含量。

4试剂

全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4.1乙酸钠溶液:2%(W/V),称取20g乙酸钠(GB693)溶于水,用乙酸调至pH5.0±0.5,加水至1000mL

4.2磷酸二氢钾溶液:2%(W/V),称取20g磷酸二氢钾(GB1274)溶于水,稀释至1000mL。4.3氢氧化钠溶液:5%(W/V),称取50g氢氧化钠(GB629),溶于水,稀释至1000mL。4.4氨溶液:6mol/L,量取400mL氨水(GB631),加水稀释至1000mL。4.5碘化钾溶液:5%(W/V),称取50g碘化钾(GB1272),溶于水,稀释至1000mL。4.6硝酸银标准溶液:0.004mol/L,按GB601制备标定。4.7甜杏仁。

5仪器、设备

5.1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烧瓶2000~2500mL。5.2凯氏瓶:1000mL。

5.3锥形瓶:250mL。

5.4容量瓶:250mL。

5.5移液管:100mL。

5.6微量滴定管:10mL。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8-18批准1996-06-01实施

5.7分析天平:感量0.0018。

5.8冰浴。

GB/T15665—1995

5.9粉碎机:要求容易清洗,粉碎时不致发高热而影响样品中的水分含量。5.10筛:孔径1mm。

5.11培养箱:温度控制在38土2℃。6分析步骤

6.1试样的选取与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按四分法缩减取样,取样量不得少于300g。样品用粉碎机(5.9)磨碎,过筛(5.10),弃去初始的少部分粉样,收集其余粉样于广口瓶中,以备测试之用。6.2试样水解

6.2.1水解法

称取20g试样,精确到0.1g,置于1000mL凯氏瓶(5.2)中,加入50mL水和10mL乙酸钠溶液(4.1)或磷酸二氢钾溶液(4.2),塞紧瓶口,充分混匀,将其放在38℃培养箱(5.11)中水解12h。6.2.2酶解法

称取20g试样,精确至0.1g,置于1000mL凯氏瓶(5.2)中,加入2个碎裂甜杏仁(不含氢氰酸)1.5~~2.0g,加入50mL水,塞紧瓶口,将其放在38℃培养箱中酶解2h。注:6.2.1和6.2.2这两种解法,可任选一种。酶解法较适合于那些酶活性不强的样品。6.3试样蒸馏

将水解后的试样,置冰浴上冷却15~20min,加人80mL水和一滴消泡剂,立刻将凯氏瓶连接到蒸馏装置(5.1),使冷凝管下端漫入盛有20mL氢氧化钠溶液(4.3)的锥形瓶(5.3)液面下,通人蒸汽进行蒸馏,收集100~150mL馏出液。取下锥形瓶时,冲洗冷凝管末端,将馏出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

6.4滴定

用移液管(5.5)取两份100mL馏出液分别置于2个锥形瓶中,加2mL碘化钾溶液(4.5)和1ml氨溶液(4.4),混匀,在墨色背景衬托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4.6)滴定,直至出现持续浑浊沉淀为终点。6.5当用上述程序滴定时,若出现浅黑色沉淀或褐色沉淀说明有S-2离子存在,则按下列方法测定:分别吸取两份100mL馏出液于2个烧杯中,如人5mL硝酸铅溶液(5g/L)进行混合,静置15min,过滤,每次用10mL水洗涤烧杯和过滤三次,再加人2mL碘化钾溶液(4.5)和1mL氨溶液(4.4)到溶液中混合。用硝酸银标准溶液(4.6)滴定。6.6空白测定

蒸馏水代替馏出液,按6.4进行空白试验。7结果计算

7.1结果表示

配糖氢氰酸的含量以每公斤样品氢氰酸(HCN)的毫克数表示,按下式计算:X=Vi- Vo)XcX 54 ×1 000

m X 100/250

式中:X—一试样中氢氰酸含量,mg/kg,V,试样测定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V。—空白滴定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c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54~—2倍氢氰酸分子量;;

试样的质量,g。

7.2分析结果表述

GB/T 15665--1995

同一试样的两个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当所得结果每公斤样品中氢氰酸含量少于10mg,则实际上可以认为样品不含配糖氢氰酸。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摊由全国农业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芳、刘素云。465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5665-1995 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5665-1995 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5665-1995 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