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豆类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4  

无公害豆类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开展系统性质量评估。核心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指标及转基因成分四大类目,重点关注有机磷类农药、镉/铅元素限量值、大肠菌群等关键参数。检测过程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精密设备进行定量分析。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无公害豆类质量评价体系包含6大类24项核心指标:

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毒死蜱、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等12种化合物

重金属污染:铅(Pb≤0.2mg/kg)、镉(Cd≤0.1mg/kg)、汞(Hg≤0.02mg/kg)、砷(As≤0.5mg/kg)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10⁵CFU/g)、大肠菌群(≤3.0MPN/g)、霉菌与酵母菌(≤1×10³CFU/g)

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5.0μg/kg)、赭曲霉毒素A(≤5.0μg/kg)

转基因成分: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等特异性基因序列筛查

理化指标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三大维度:

豆类品种:大豆(含黄豆、黑豆)、绿豆、红豆、蚕豆、鹰嘴豆等8大类食用豆科作物

生产环节:种植土壤重金属本底值、灌溉用水污染物、加工过程添加剂使用合规性

流通环节:仓储环境霉菌污染风险、运输过程二次污染防控措施有效性验证

检测方法

NY/T 761-2008: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GB 23200.113-2018: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GB 5009.15-2014: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元素含量

SN/T 1969-2007:实时荧光PCR法筛查转基因成分

GB 4789.2-2022:平板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

GB 5009.22-2016: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配备电子轰击离子源(EI),可完成187种农药多残留筛查分析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MS):具备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出限达0.01mg/kg级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配置石墨炉系统与自动进样器,实现ppb级重金属定量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NIRS)

<超高效合相色谱仪(UPC²)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