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层深度测定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1  

检测项目渗碳层深度测定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检测参数:有效硬化层深度(EffectiveCaseDepth):依据ISO2639标准定义的550HV硬度阈值对应的垂直距离总渗碳层深度(TotalCaseDepth):从表面至基体组织完全过渡的宏观测量值过渡区特征分析:包括碳浓度梯度曲线斜率及组织转变区域宽度表面碳含量测定:表层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渗碳层深度测定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检测参数:

  • 有效硬化层深度(EffectiveCaseDepth):依据ISO2639标准定义的550HV硬度阈值对应的垂直距离
  • 总渗碳层深度(TotalCaseDepth):从表面至基体组织完全过渡的宏观测量值
  • 过渡区特征分析:包括碳浓度梯度曲线斜率及组织转变区域宽度
  • 表面碳含量测定:表层0.1mm范围内的碳质量分数定量分析
  • 层深均匀性评价:同一工件不同测量点的极差控制要求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经气体渗碳、真空渗碳或等离子渗碳处理的金属部件:

  • 材料类型:20CrMnTi、20CrMo等合金结构钢及低碳合金钢
  • 零件类别:齿轮齿面、轴承滚道、凸轮轴工作面等关键摩擦副
  • 工艺阶段:渗碳淬火后成品件及过程试样
  • 应用领域:汽车变速箱组件、风电齿轮箱齿圈、工程机械传动部件
  • 失效分析:针对早期磨损件的渗层退化程度评估

检测方法

现行主流检测方法的技术特征对比:

  • 金相分析法(MetallographicMethod)
    • 执行标准:ASTME3/E3M-22试样制备规范
    • 腐蚀剂选择:4%硝酸酒精溶液或碱性苦味酸钠溶液
    • 测量要点:在400显微镜下识别珠光体与铁素体分界线
    • 误差控制:三次平行测量取平均值,允许偏差0.05mm
  • 显微硬度法(MicrohardnessMethod)
    • 执行标准:ISO2639:2022阶梯载荷测试规程
    • 载荷参数:HV0.3~HV1.0范围内的九点连续压痕测试
    • 曲线绘制:建立硬度-深度关系曲线确定拐点位置
    • 温度补偿:当环境温度偏离235℃时需进行热膨胀修正
  • 光谱分析法(SpectroscopyMethod)
    • 辉光放电光谱仪(GDOES)的深度分辨率可达1μm
    • 需建立标准样品进行碳元素强度标定
    • 适用于薄层渗碳(<0.3mm)的精确测量
  • 超声波法(UltrasonicMethod)
    • 基于声速与材料硬度的相关性建立预测模型
    • 需配合金相法进行系统校准
    • 适用于在线无损检测场景

检测仪器

关键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

  • 金相显微镜系统
    • 物镜配置:5~100平场消色差物镜组
    • 测量模块:配备数显测微目镜或图像分析软件(符合ASTME1245)
    • 照明系统:LED冷光源配合微分干涉对比装置
  • 显微硬度计
    • 载荷范围:10gf~1kgf连续可调式加载机构
    • <li)压痕测量:≥500光学系统配合CCD自动识别功能</il)<l)闭环控制系统:符合ISO6507-1的加载速率要求</il)</ul)</il)<il)<strong)光谱分析仪</strong):<ul)<l)激发光源:射频辉光放电源功率≥50W</il)<l)分光系统:焦距≥750mm的帕邢-龙格装置</il)<l)检出限:碳元素检出限≤0.01wt%</il)</ul)</il)<il)<strong)超声波测厚仪</strong):<ul)<l)探头频率:5MHz~25MHz宽频带探头组</il)<l)采样速率:≥100MHz的A/D转换模块</il)<l)软件系统:具备时域反射信号的小波分析功能</il)</ul)</il)<il)<strong)辅助设备</strong):<ul)<l)精密切割机:金刚石砂轮线速度≥35m/s</il)<l)镶嵌机:保形镶嵌压力≥200kN</il)<l)抛光机:自动悬浮液供给系统</il)</ul)</il)</ul)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