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肉丸持油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脂肪含量检测:通过溶剂提取法测定肉丸中总脂肪质量百分比,该指标直接反映产品持油性基础,高脂肪含量可能增强油脂保留,但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限值。
水分含量检测:利用烘箱干燥法测量肉丸中水分质量占比,水分与脂肪相互作用影响持油稳定性,过低水分可能导致产品变干,降低油脂吸附能力。
持油率检测:模拟实际储存条件测定肉丸在特定时间内保留的油脂量,该参数评估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油脂渗出风险,确保外观和口感一致性。
吸油性检测:通过浸泡实验测量肉丸吸收外部油脂的能力,反映产品在烹饪或加工中的油脂吸附特性,高吸油性可能指示原料孔隙结构优良。
酸价检测:采用滴定法测定肉丸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酸价升高可能表示脂肪氧化程度加剧,影响持油性和产品保质期,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过氧化值检测:通过碘量法评估脂肪初期氧化产物浓度,该指标关联持油稳定性,过高值可能预示油脂酸败,导致产品风味劣变。
蛋白质含量检测:使用凯氏定氮法测量肉丸中蛋白质质量百分比,蛋白质与脂肪结合能力影响持油性,适量蛋白质有助于形成稳定乳化体系。
灰分含量检测:通过高温灼烧法测定肉丸中无机物残留量,灰分可能影响脂肪分布均匀性,间接关联持油性能,需避免过高值导致产品质地硬化。
感官评价检测:由 trained 人员对肉丸外观、气味和质地评分,持油性优良产品应呈现均匀油润感,该检测提供主观补充数据。
微生物检测:分析肉丸中菌落总数和致病菌存在情况,微生物活动可能分解脂肪,影响持油性,确保产品卫生安全是持油检测的前提。
pH值检测:使用pH计测量肉丸浸提液酸碱性,pH值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相互作用,适宜范围有助于维持持油稳定性,避免过度酸败。
质构分析检测:通过质构仪测定肉丸硬度、弹性和粘附性,质地特性与持油性相关,均匀质地可促进油脂均匀分布。
检测范围
牛肉丸产品:以牛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肉丸,持油性检测关注脂肪分布均匀性,确保在烹饪过程中油脂不易渗出,维持产品多汁口感。
猪肉丸产品:采用猪肉加工的丸类食品,检测重点在于高脂肪含量的持留能力,避免储存时油脂分离影响风味和安全性。
鸡肉丸产品:以鸡肉为基料的低脂肉丸,持油性检测需评估添加油脂的稳定性,防止在加工中油脂损失导致产品干燥。
鱼丸产品:由鱼类制成的丸状食品,持油性检测涉及水分和脂肪平衡,确保在冷冻或加热条件下油脂保持良好。
混合肉丸产品:包含多种肉类原料的复合肉丸,检测需分析不同脂肪源的相互作用,持油性应达到均匀一致标准。
素食肉丸类似物:植物蛋白基仿肉制品,持油性检测关注添加油脂的吸附和保留,模拟真实肉丸的油脂特性。
冷冻肉丸产品:经冷冻处理的肉丸,检测重点在于解冻后持油性能,避免冰晶破坏脂肪结构导致油脂渗出。
即食肉丸产品:预煮熟肉丸,持油性检测评估在包装和储存中的油脂稳定性,确保开封后产品品质如一。
儿童食品肉丸:专为儿童设计的低脂肉丸,持油性检测需严格控制脂肪含量,同时保证必要油脂保留以增强适口性。
餐饮业用肉丸:大规模供应的肉丸产品,检测强调持油性在再加热过程中的表现,避免油脂流失影响批量烹饪质量。
出口标准肉丸:符合国际贸易要求的肉丸,持油性检测依据目标市场标准,确保油脂指标满足不同法规限值。
有机肉丸产品:采用有机原料生产的肉丸,持油性检测需验证天然脂肪的保留能力,避免化学添加剂影响。
检测标准
ISO 1444:1996 肉类和肉制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国际标准规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或类似方法测定脂肪含量,适用于肉丸持油性基础评估,确保检测结果可比性。
GB/T 5009.6-2016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明确脂肪检测的样品处理和计算流程,为肉丸持油性提供法定依据,强调精确度和重复性。
ISO 6496:1999 动物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该标准虽针对饲料,但方法可适配肉丸水分检测,水分数据辅助持油性分析。
GB 5009.3-2016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国家标准规定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结果用于校正持油率计算,避免水分干扰脂肪测量。
ASTM D5555-2010 油脂和蜡中不皂化物的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提供不皂化物检测指南,间接评估肉丸脂肪纯度,影响持油性判断。
ISO 660:2020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的测定:国际标准规范酸价检测程序,应用于肉丸持油性监测,预防氧化导致的油脂劣变。
GB/T 5530-2005 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中国标准细化滴定法步骤,确保肉丸酸价检测准确性,支撑持油稳定性评价。
ISO 3960:2017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标准规定碘量法测定过氧化值,用于肉丸持油性氧化状态评估,保障产品保质期。
GB 5009.227-2016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国家标准明确过氧化值检测方法,结果作为持油性风险指标,防止油脂酸败。
ISO 6656:2002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国际标准指导杂质检测,杂质过多可能影响肉丸持油均匀性,需结合持油性分析。
检测仪器
索氏提取器:由提取管、冷凝器和烧瓶组成的脂肪提取装置,通过循环溶剂溶解肉丸中脂肪,实现脂肪含量精确测定,是持油性检测的基础设备。
分析天平:具备高精度称重功能的天平仪器,用于称量肉丸样品和提取物质量,确保脂肪计算准确,支持持油率数据可靠性。
烘箱:提供恒定高温环境的干燥设备,用于肉丸水分含量测定,通过失重法计算水分,辅助持油性校正分析。
脂肪测定仪:自动化溶剂提取和回收仪器,集成加热和冷却系统,可快速测定肉丸脂肪含量,提高持油性检测效率和数据一致性。
pH计:电子式酸度测量仪器,配备玻璃电极检测肉丸浸提液pH值,结果用于评估脂肪稳定性,间接支持持油性判断。
质构仪:力学测试设备,通过探头模拟咀嚼压力测定肉丸硬度和粘性,质地数据与持油性相关,提供产品结构完整性信息。
滴定装置:包含 burette 和指示剂的化学分析工具,用于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监控脂肪氧化程度,确保持油性长期稳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防开启包装耐摩擦检测
下一篇:光刻胶硫元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