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沱茶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3-21  

普洱沱茶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GB/T22111-2008及相关规范执行,重点涵盖感官品质、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及农药残留四大核心模块。专业实验室通过精密仪器分析水分、灰分、茶多酚等基础参数,同步筛查铅、镉等重金属及吡虫啉等农残指标,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与质量分级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普洱沱茶质量评价体系包含感官审评与理化检验双重维度。感官审评依据GB/T 23776标准执行专业组评审,重点考察外形(紧压度、匀整度)、汤色(透亮度)、香气(陈香纯度)、滋味(醇厚度)及叶底(活性度)五项因子。理化指标涵盖水分含量(GB 5009.3)、总灰分(GB 5009.4)、水浸出物(GB/T 8305)、茶多酚(GB/T 8313)、咖啡碱(GB/T 8312)等基础成分分析。食品安全方面需满足GB 2762污染物限量标准,包括铅(≤5.0mg/kg)、镉(≤1.0mg/kg)、砷(≤2.0mg/kg)等重金属指标;同时依据GB 2763开展农药残留专项筛查,重点监测联苯菊酯(≤5mg/kg)、吡虫啉(≤0.5mg/kg)等28种茶叶常用农药。

检测范围

普洱沱茶质量管控覆盖全产业链环节:原料毛茶需进行产地溯源验证与初制工艺合规性审查;渥堆发酵阶段监控温湿度曲线及微生物菌群丰度;成品检验包含200g/100g/50g等不同规格产品的净含量偏差测定(JJF 1070)。跨区域流通产品需额外开展黄曲霉毒素B1(≤5.0μg/kg)及赭曲霉毒素A(≤10.0μg/kg)风险监测。针对陈年普洱沱茶的特殊性,实验室需建立年份判别模型并验证儿茶素类物质转化率(EGCG/ECG比值≤0.25)。包装材料同步执行GB 4806食品接触材料测试,重点控制荧光增白剂迁移量及溶剂残留总量。

检测方法

感官审评采用双盲评审法:取3g标准样置于150ml审评杯内沸水冲泡5分钟,由5名持证评茶员独立完成香气类型识别与滋味强度分级。理化指标测定中水分含量采用105℃恒重法连续测定三次取均值;茶多酚含量通过福林酚比色法在76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咖啡碱提取采用三氯甲烷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UV 274nm)。重金属检测执行微波消解-ICP-MS联用技术:称取0.5g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后上机分析同位素丰度比;农残筛查构建QuEChERS前处理体系结合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茶叶基质中痕量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