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椰子渣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5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椰子渣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两大核心模块:基础营养组分分析与安全指标筛查。基础组分涵盖粗纤维(含量范围30-60%)、粗蛋白(1.5-5.2%)、粗脂肪(0.8-3.5%)、灰分(1.2-4.8%)及水分(8-15%)等常规指标;功能性成分包括膳食纤维(总含量50-85%)、木质素(15-30%)及半纤维素(20-35%)等结构性多糖测定。
安全指标重点监测重金属污染物(铅≤0.5mg/kg、镉≤0.2mg/kg、砷≤0.5mg/kg)、农药残留(有机磷类≤0.01mg/kg、拟除虫菊酯类≤0.05mg/kg)及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⁴CFU/g、大肠菌群≤10²MPN/g)。特殊用途样品需增加黄曲霉毒素B1(≤5μg/kg)及二氧化硫残留量(≤50mg/kg)专项检测。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不同来源的椰子渣样品:食品工业副产品(椰奶生产废渣)、生物质燃料原料(椰壳粉碎物)、农业基质材料(堆肥处理品)及饲料添加剂原料(发酵处理品)。形态学分类包含粉末状(粒径≤0.5mm)、颗粒状(1-3mm)及纤维束状样品。
特殊应用场景扩展至改性处理样品:酸处理椰渣(pH3-5)、碱处理椰渣(pH8-11)及高温碳化椰渣(300-600℃处理)。跨境贸易样品需同步满足欧盟(EU)No 2015/2283新型食品原料规范及美国FDA 21CFR117食品安全现代法案要求。
检测方法
营养组分测定采用经典化学分析法与仪器联用技术:粗蛋白含量依据GB 5009.5-2016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脂肪按GB 5009.6-2016索氏提取法测定;膳食纤维总量参照AOAC 991.43酶重量法;木质素含量通过GB/T 2677.8-1994硫酸法测定。
污染物检测采用高灵敏度仪器分析法:重金属元素使用GB 5009.268-201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农药残留执行GB 23200.113-2018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GC-MS/MS);黄曲霉毒素依据GB 5009.24-201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
检测仪器
基础理化分析配置凯氏定氮仪(消化温度420℃±5℃)、脂肪测定仪(萃取溶剂石油醚沸程30-60℃)、纤维分析仪(配备热中性蛋白酶及淀粉葡萄糖苷酶)。精密仪器室配备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质量精度≤3pp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出限≤0.01μg/L)及全自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器灵敏度≤1pg)。
辅助设备包含微波消解仪(温控精度±1℃)、冷冻干燥机(冷阱温度≤-50℃)及生物安全柜(洁净度ISO 5级)。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质谱类设备定期进行质量轴校准与灵敏度验证,确保数据溯源性符合ISO/IEC 17025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废铝成分检测
下一篇:山药粉成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