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农药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环节,重点针对农产品及环境样本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核心检测项目涵盖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化合物,需结合色谱、质谱等技术手段确保结果精准性。本文系统阐述检测标准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农药残留检测主要涵盖以下七大类目:

有机磷类农药:包括敌敌畏、乐果、毒死蜱等神经毒性化合物

有机氯类农药:六六六(HCH)、滴滴涕(DDT)等持久性环境污染物

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广谱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涕灭威等高毒性物质

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作物保护剂

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等系统性农药

除草剂残留:草甘膦、莠去津等农田化学制剂

检测范围

农药残留分析覆盖三大应用领域:

食品及农产品

新鲜果蔬表皮及内部组织残留量测定

谷物类作物籽粒中内吸性农药富集分析

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多残留筛查

畜禽产品中生物累积性农药代谢产物监测

环境样本

农田土壤剖面不同深度的农药迁移研究

地表水/地下水系统的农药污染溯源分析

大气沉降颗粒物中挥发性农药采集与测定

加工环节监控

食品清洗/烹煮过程的农药降解率评估

农产品仓储过程中熏蒸剂残留动态监测

食品加工助剂中隐性农药污染排查

检测方法

现代农药残留分析采用三级技术体系: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适用于挥发性及半挥发性农药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配备电子轰击电离源(EI)可建立标准化质谱库比对系统。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针对热不稳定及强极性化合物开发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显著提升新烟碱类等农药的检测灵敏度。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通过亚2μm填料实现快速分离,有效区分结构类似物。

光谱分析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用于特定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识别。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纳米材料增强的痕量物质快速筛查手段。

原子吸收光谱(AAS):重金属类农药制剂中砷、汞等元素的专项测定。

快速检测方法

酶抑制率法: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原理的现场初筛技术。

免疫分析法:开发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ELISA试剂盒。

生物传感器技术:集成分子印迹聚合物与电化学传感的便携式设备。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配置包含以下核心设备系统:

分离分析系统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QqQ-MS)

质量范围:2-2000 m/z

扫描速度:≥10,000 Da/s

动态线性范围:>10⁵

气相色谱仪(GC)配套装置组

毛细管色谱柱(DB-5ms, HP-5等)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样品前处理设备

全自动固相萃取工作站

-集成C18/HLB/石墨化碳等多模式吸附柱

-回收率验证模块

-每日处理能力≥200样本

-支持EPA Method 525.3标准流程

-配备在线浓缩功能模块

凝胶渗透色谱仪(GPC)

-流动相流速精度:±0.5% RSD

微波消解系统

-压力监控精度:±1 psi

>超临界流体萃取仪(SFE)

>冷冻研磨破碎仪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农资超市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